8月11日讯(通讯员 樊友泉 赵鑫) 执行是司法判决得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正是这“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成为包括当事人、律师以及法院执行部门的痛点。为有效破解执行难题,努力避免因判决结果得不到及时执行,让司法权威受到损伤,烟台市莱阳法院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优化执行资源配置,取得良好效果。
建立集约化查控机制。成立执行查控室,专门负责查控工作。加大网络查控力度,充分运用最高院总对总查控平台,提高查控效率;拓展“点对点”查控系统,完成了与国土、房管等部门的协调对接,切实减少执行实施组法官事务性负累。
落实案件繁简分流。执行综合组对进入执行环节的案件进行繁简筛选。对简单的执行案件,由执行综合组集中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后,交由执行实施组具体承办人处理财产扣划、领取等事宜。对经先期集约查询无法找到财产线索等疑难复杂的案件,由案件承办人员根据前期查询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执行措施。
落实“四查两报”规定,严把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关。严格落实执行“四查”等规定,对历年来未实际执结的案件全面排查梳理,逐案排查,摸清底数,查清无法履行原因,在排查中,将涉党政机关执行积案作为排查重点,并分列台账。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实行由实施组组长、局长分层审批。对未穷尽司法拘留、搜查或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等执行措施的,不得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促进执行行为规范化,提升执行效果。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营造舆论氛围。依照《最高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加大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力度,大力拓展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曝光渠道,通过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时加载头像或企业标识,增强曝光精准度和针对性。目前,莱阳法院录入全国征信系统的失信被执行人4696人,在莱阳电视台曝光539人,在齐鲁晚报曝光326人,在微信、微博平台曝光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