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乌兰察布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司法厅信息化“数据录入年”要求,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全系统“一把手”工程来抓,以“一张网、一朵云、一平台”为主体,突出“基层用、全员用、创新用”,先后召开了2次信息化建设推进会,举办了3次信息化应用培训班,积极推进各旗县市区司法局硬件更新、软件联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1个旗县市区司法局均建成了视频会议室、远程探视室,95%以上的司法所实现了摩云视频的互联互通,全市112个司法所、14个律师事务所、12个公证处、2个司法鉴定中心、15个社区矫正基地、7个社区矫正中心完成数据录入,“法治内蒙古”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突破2万人,位居全区前列。
全市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各项工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技术保障,推动了司法行政为民服务质效提升。
一是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共享。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充分整合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公证、律师、司法鉴定等职能,将法律服务延伸到城市社区和农村牧区基层,使人民群众特别是边远地区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公共法律服务。
二是实现了人民调解资源共享。通过摩云致邻系统,依托市多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远程视频调解室,与各基层司法所建成了上下互联的远程人民调解网络,实现了远程视频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全覆盖。
三是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水平新提升。充分整合媒体资源,利用“6个3”普法工程、网站、电视、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极大提高了法治宣传的受众面和宣传力度。
四是实现了特殊人群管控及帮教水平新提升。通过社区矫正和基层工作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了社区服刑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的在线信息核查、调查评估及身份转换;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的建成,实现了跨部门信息共享、数据交互,可协同完成对特殊人群的重点管理、身份甄别、救助和帮扶等;远程探视室的建成,既可节省家属探视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又能让服刑人员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给予的关爱,有利于提高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