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贵阳开幕,会议审议了贵州省最近几年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报告完整的总结了贵州自2012年以来的大数据发展情况。根据有关评估报告显示,贵州信息化发展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根据贵州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贵州省大数据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从2012年到2015年,全省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从450.9亿元扩大到了2011.5亿元,年均增长64.6%。2016年1—9月,产业规模总量完成2180.2亿元,同比增长了45.9%。
信息基础设施“三年大会战”
要发展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一定要走在最前面,为此贵州启动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开展了“光网贵州”、“满格贵州”、“宽带乡村”等工程,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建设通信基站,提高城镇、乡村通信覆盖率和覆盖质量。
统计数据显示,在出省带宽方面,今年贵州新增带宽1280Gbps,达到了4340Gbps,超年度计划340Gbps;在“满格贵州”建设方面,新建3G/4G基站1.65万个;全省高速公路3G/4G信号覆盖里程新增1416公里;通过包括《贵州都市报》在内的媒体发动群众寻找到重点区域盲点、盲区和弱覆盖12393个,已消除10265个;在“光网贵州”方面,光缆线路(含广电)总长度达到92.79万公里,光纤到户达到了1795.18万户。
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争取电信、移动、联通三个基础电信运营商、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国家有关部委数据中心落户贵州。目前全省数据中心服务器承载能力已达30.02万台,安装使用服务器4.9万台,签约使用服务器数7.9万台。
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4
从2012年起,贵州大数据发展就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通过积极引进数据资源、培育数据采集、加工交易等核心业态,大力发展只能在终端产品等方面入手,促进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市场主体日益壮大,持续壮大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让贵州大数据增速迈入了全国前列。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360.6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1.3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192亿元,电商交易额达到了105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542.8亿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与2014年相比,2015年贵州信息化发展指数和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位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第4位,应用效益指数则位居全国第2位。
“云上贵州”日均访问量超10亿
贵州发展大数据打造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汇聚、融通、应用”的系统平台“云上贵州”,消除数据孤岛,打破政府部门信息壁垒。
目前,贵州正在推动省级政府部门和市州政府应用系统向云上贵州整体迁移工作,预计到年底,省直属部门迁移的应用系统达到370个,超目标42个;各市州和贵安新区迁移的应用系统达到338个,超目标87个。同时,贵州已完成353个数据资源目录的梳理和170个数据集上云,发布共享数据集118个,108家省直部门网站与省政府网站实现数据交换。
目前,“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已有“20朵云”、335个应用系统迁入提供服务,47个政务部门部分信息应用系统在上面运行。“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日均访问量超过10亿次。(记者 李坚 杨兴波 摄影报道 来源:贵州都市报)
相关链接:发展大数据贵州还有这些瓶颈
虽然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以下原因制约了贵州大数据的发展,需要加快解决:
(1)基础设施较为薄弱,2015年贵州网络就绪度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指数,位居全国倒数第三位。不管是在智能终端还是在有线电视、光纤和宽带速率方面发展都比较薄弱。
(2)大数据信息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低,效益有待提高。
(3)产业布局和发展不平衡。贵州大数据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贵阳、贵安新区和遵义等地,2015年三地总量占全省的73.6%。贵阳市有大数据企业684户,占全省的37.8%。其他市州信息化水平低,大数据信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体量小。毕节市大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市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2%。
(4)大数据人才较为缺乏。抽样数据显示,贵阳市大数据行业基础性人才占81.94%,中级职业人才占14.83%,掌握前沿技术的专业人才占1.7%,创业型人才占0.39%,行业领军人才占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