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在“加减之中”回应民意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6-12-0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政务”这一全新公共服务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对政府权力的过程和轨迹进行闭环管理,不仅可以让老百姓少跑腿、多办事,还促进了将权力关进透明的笼子,实现了公共服务可记录、可跟踪、可评议

“互联网+”具有信息化、系统化、众筹化、社会化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思维,走“互联网+政务”不仅仅是一大亮点,还大有可为,既是政府职能上的转变,也是政务数据的大整合,最终落脚于政务服务的大提升。

“跑断腿磨破嘴”一直是群众办事面临的实际问题,即便自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是依然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就从屡见不鲜的“奇葩证明”就能看到群众办事难的冰山一角。

互联网+时代,群众尤其希望能从“跑腿”中解脱出来,不在来来回回的办事中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成为了群众心中的愿望,“互联网+政务”则是服务理念上的创新,从“群众跑路”变“信息跑路”,让群众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互联网+政务”在“加减之中”回应民意。“互联网+政务”往往是集审批服务、电子政务、电子监察、政务互动、市民活动于一体,在为群众服务上做足了“加法”,却在群众办事的难度上做好了“减法”,在“加减之中”让群众更满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互联网+政务”不但能降低群众的办事成本,还提升了政府的办事效率,真正地方便群众,更打通了数据上的壁垒,让群众从各种“证明”中解脱出来,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借力网络,把好的、便民、增值的服务送到群众面前,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让群众有更真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