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1日讯“你好,我家门前的这盏路灯昨天开始不亮了,能不能尽快修复?”近日,家住福清市玉屏街道的老李遇到了正在采集信息的网格员小张,连忙告知了自己最近的苦恼。小张查看完现场后,通过采集终端将情况上报。不到2个小时,便有电工联系老李,老李家门口的路灯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创立‘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新模式。”福清市综治办有关负责人说道。正是这样先进的社区管理水平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明视察鼓楼区网格化建设情况
玉屏街道的网格化服务只是整个福州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一部分。近年来,福州市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沉、一个城市、一个网格”的原则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引入“互联网+”完成原有综治网格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并打通数字城管平台。
据福州市综治办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福州市统筹规划整合全市各级各部门原有的各类管理网格,在时空地理信息一张图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的网格划分标准,并按照新的标准对全市5区7县的基础网格进行统一划分,以及对12套业务管理网格进行梳理整合,贯穿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实现“一个城市、一套网格”,为网格化管理服务奠定基础;还整合了各业务部门的管理网格,例如综治、城管、司法、环保等,形成全市无缝覆盖、无缝拼接的统一网格体系,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信息共享与大数据分析提供支撑。
不仅如此,福州市还主动对接省级网格化信息平台,涉及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残联、省卫计委在内的8个业务事项实现数据回流和办理;健全完善信息资源汇聚共享交换机制,推动涉及卫计、人社、民政等10家单位450个信息项的人口数据和涉及财政、税务、质检等48个部门97个信息项的法人数据的汇聚,全面建成覆盖全市700多万常住人口和26万多家法人单位的大数据共享平台。一个数据交换汇聚的“共享池”正在逐步完善。
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作为福州市中心城区的鼓楼区走出了一条“综治中心+综治信息化+网格化管理”的路子。着力构建集中枢指挥、信息支撑、网格化管理为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成了兼具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防汛抗旱指挥、公共应急指挥、人防指挥和数字城市管理等五大功能的综治中心,实现可视化、扁平化的集中指挥、高效调度,综治中心成为了全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部”。指挥中心里,现代信息手段和“互联网+”、网格理念相融合,依托时空地理信息图、视频通讯等现代化技术,实现对全区队伍力量、各类资源的统筹调度;网格员采集终端PDA全天候收集处置各类事件,形成集散式的联动机制。
在超百万人口的我省著名侨乡福清市,该市在探索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方面,走出了一条极具侨乡特色的创新之路。该市构建网格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平台,设立网格综合受理窗口,把政务服务受理下沉到网格综合受理窗口,做到人民群众“就近能办、通城通办”,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办事模式。此外,完善12345政务服务内容,实现群众办事事项、政策指南等统一咨询解答。
而在另一个侨乡长乐市,该市则继续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社区综合受理平台这两个平台建设,并组织相关人员赴晋江市学习考察网格化服务管理先进经验,确定工作基础比较好的吴航街道三峰社区、航城街道锦辉、仁辉社区和首占镇洲元社区作为试点单位。目前,这4个试点社区及所在3个镇(街道)已全部接入政务外网,实现了与福州网格化平台的互联互通,社区综合受理平台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过去网格化服务主要依托网格中的人,现在不同的是,网格化服务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长乐市综治办主任卓光榕表示,以社区综合受理平台为例,目前居民20多项办理事项可直接在社区里完成,极大方便了居民。下一步,长乐市还或将整合筹建社会治理快速反应平台,实现社会综合治理的全面“提档升级”。
(本报记者 陈钦祥 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