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综述
来源:兰州晨报 更新时间:2016-12-30

记者 董子彪

 利用互联网架起开放、便民的司法桥梁

——省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综述

近年来,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推行网上信访、网上立案、网络视频直播公开审理案件等一系列举措,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审判方式,拓宽司法公开途径,为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将“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司法精神充分运用于审判实践工作之中。

 

省高院配发巡回审判车现场。

高清网络庭审直播拉近群众距离

“现在开庭……”2016年7月14日上午9时30分,省高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北京市海龙公路工程公司诉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在庭审现场,双方当事人各自阐述观点,在网络视频直播的同时,通过新浪官方微博@甘肃高院和新浪网法院频道对该案的庭审情况进行全程同步直播。该案是省高院首次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公开审理的案件。

据介绍,庭审三网同步直播,标志着甘肃省的庭审视频直播工作迈向一个新高度,截至当日16:00,视频观看总数达到51059次,多数网民对此次庭审直播的形式和直播质量给予了赞扬。

当日的庭审中,近3个小时的庭审时间,北京市海龙公路工程公司和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了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当时庭审直播的画面采用高清摄像采集设备,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庭审现场的真实情况,使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谈到当时的庭审情况,该案主审法官仍记忆犹新。

“庭审直播确实体现了司法公开,拉近了法院和我们的距离。不仅有助于法院和法官展示专业形象,也有助于司法活动接受法律和社会的监督,并满足普及法律引导和教育大众的需要。”关注过网络庭审的律师阮磊如是说。

一起房产纠纷案的当事人张某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庭审直播是践行司法公开,容易接受网友监督,实为点赞之举。”

就此,省高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对案件庭审过程全方位、深层次的公开,让民众更好地实现对法院审理案件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让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更加深入人心。庭审直播作为司法公开和提高司法透明度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各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和实践的热点。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全省各级法院必须于年底之前完成接入到“甘肃法院庭审直播公开平台”的工作,并上线运行,实现庭审公开覆盖全部法院、全部法官、全部案件类型。
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诉讼服务中心与法官直接对话

“没有想到,我可以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直接和省高院的法官对话,陈述我的情况。”12月16日,在定西中院视频接访室,当事人程某就自己的一起经济纠纷案成功与省高院主审法官通过面对面网络连线,“这样确实省去了我的长途奔波,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程某对接访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据记者了解,目前,甘肃法院系统均建成了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开通了与全国法院之间的点对点视频连接。截至2016年10月,省高院通过远程视频接访66案。远程视频接访使涉诉信访人由来省进京的“走访”,转变为在居住地基层法院通过“视频访”,足不出县区,可以直接向中院、高院、最高院申诉,极大地降低了涉诉信访人的申诉成本,把涉诉上访人吸附在当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司法便民体现的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让当事人发自内心地信任法院和法官。”省高院信访室负责人这样表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当事人的权利依法得到保障,努力实现涉诉信访服务的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

“您此次网上立案申请已经成功,请记录案号……”12月16日上午10时,记者在省高院采访时听到“12368”诉讼服务中心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坐席人员紧张有序地接听处理各类来电。“原来资料信息孤立,经常引发再次上访,不适应新形势下涉诉信访工作的要求。”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而运用“互联网+”的手段,使此前的“一张嘴、一支笔、几张纸”的涉诉信访标配大有改变。

“12368诉讼服务中心是集电话诉讼服务、网络在线诉讼服务、短信诉讼服务、手机APP、微信诉讼服务、微博诉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拔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群众可以进行诉讼咨询,联系法官,查询案件,举报投诉,接受心理疏导,反映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全省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截至9月底,“12368”诉讼服务中心共接入涉诉群众来电21957个,所有信息均做到了登记、办理、回复记录详细,回复率达100%,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活动。

省高院积极推进涉诉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依托覆盖人民法庭的四级专网,开通了网络申诉系统,建成了信访管理系统和网上证据展示系统,实现了涉诉信访“网上办理、网上流转”的新机制,形成了面对面窗口服务、点对点远程视频接访、线连线12368热线服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信访事项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为群众提供透明、便捷、优质的诉讼服务。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方便留给了群众。

巡回审判车方便当事人

“请被告人具体说明……”2016年3月22日,在一辆名为“巡回审判专用车”上,主审法官提醒着当事人。该车内设有原告、被告、审判席,与真实法庭并无异样,是省高院为全省部分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法院先期配发的25台巡回审判车之一。

当日,会宁县法院河畔法庭通过巡回审判专用车,在白草塬镇二百户村二塬社就地审理了一起家事案件。审判车上,法官端坐审判席,书记员正常记录,双方当事人分坐车内条桌的两侧,整个庭审过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由于被告韦某于2014年9月11日在煤矿打工时意外受伤瘫痪,现正进行康复治疗,不能到庭参加诉讼。法庭考虑到韦某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进行巡回审判。

法庭审理认为,夫妻双方在共同生活中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没有正确对待,及时沟通,相互理解,致夫妻关系不和,但并未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故当庭判决不准马某与韦某离婚,审判员随即在审判车上制作民事裁定,加盖印章,伴随着这份法律文书的打印交付,案件圆满画上句号。

案件宣判后,旁听群众纷纷表示,巡回审判既方便了百姓诉讼,又进行了普法宣传,实现了为百姓服务的功能。

记者了解到,巡回审判车配有手提式折叠桌凳箱,在车外打开后,就变成了室外开庭用的审判桌、凳。巡回审判车还配有液晶显示屏、LED屏、音响,方便车外人员旁听车载法庭内的庭审情况以及向群众以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宣传法律知识。“该车还配有固化可升降电脑、打印设备及影音采集系统,相当于一个集立案、调解、送达、庭审同步录像功能于一身的移动式、微缩版的小型科技流动法庭。”该负责人称。

据介绍,省高院立足甘肃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实际,不断探索,推出马背法庭、帐篷法庭等巡回审判方式。但随着发展,传统的巡回审判方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进而为各少数名族和边远地区配发了车载便携式巡回审判一体机及巡回审判系统。

“巡回审判车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推进司法公开,普及了法律知识,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甘南藏区一位审判法官如是说。审判车的投入使用将使边远地区法院彻底告别“马背”法庭、“露天”法庭时代,切实打通了司法便民、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创新和丰富司法为民载体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