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信息化 还有这几步要走
来源:OFweek物联网 更新时间:2017-01-05

 当今,软件支撑了绝大部分的生产制造过程。全球正在出现以信息网络与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软件在装备、管理、交易等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化,推动柔性生产、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都在指向智能制造大潮下的工业网络信息化时代里的制造已经与软件处处关联。

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RFID产品和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武汉华工赛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认为,在工业互联网信息时代里,硬件与软件之间皆需要实现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尽管现在已经有相对标准的手段可以实现数据的互联,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工业物联网信息化,还有这几步要走

工业物联网

开放性

相比于民用行业的软件系统纷纷向各种云计算平台迁移,工业界使用云计算的意愿度依然较低,各企业对于云计算平台的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有着不少担心,对于把自己的系统和数据开放出去也很排斥。数据的孤岛效应还很突出。

最大的挑战是,不少厂商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的目的,拒绝或者尽可能少的对外提供硬件设备的参数、状态信息。即使采用了开放的技术,实现了相关的标准接口,但是用户和系统厂家仍然无法有效地获得所需的数据。这个已经成为阻碍信息化、互联互通的一大障碍。

工业物联网信息化,还有这几步要走

华工赛百工业物联网

标准化

通讯协议种类太多,导致信息软件实施商连接软件非常困难,工程量大,设备互联的造价成本高。

目前市场上有近百种现场总线协议,它们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安全性、实时性、带宽和性能等),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但是,随着工业现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多总线、多设备供应商的复杂场景中,需要一种更加统一和开放的软件标准来访问各种现场硬件设备。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例如,由于采用中转文件或者中转数据库的方式实现数据互联,系统的实时性比较差;设备分散,需要敷设物理连接的采集网络,提高实施费用也减低了采集数据的可靠性;生产数据量庞大,往往很多信息软件系统处理不过来,导致需要丢失大量的过程数据,生产数据的时间精度低,不利于后续业务应用的追溯需要。

目前的现状有悖于当前广大用户和国家对于各系统横向和纵向的互联互通、推动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要求,所以工业企业也逐步意识到系统开放的好处和必要性。

工业物联网信息化,还有这几步要走

华工赛百致力于建设开放的物联网资源集成与共享平台,建立从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到系统集成、产品应用的创新价值链,通过信息系统整合、云平台系统建设,推动制造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

华工赛百追溯管理解决方案成功助力武汉东方骏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进行工厂现场环境及设备改造、云平台系统、信息系统智能化整合,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工业物联网信息化,还有这几步要走工业物联网信息化,还有这几步要走

基于优化的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按照五大智能单元搭建底层的设备物联网平台,将冷镦机、数控机床、机器人、热处理炉、精密磨床、电子标签、条码采集装备、自动检测柔性装配生产线、自动物料传送系统等通过串口和以太网接口两种方式联网,为五大智能单元系统的数据采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设备联网实现生产线移动采集,实际节拍采集、线速或滑橇到位,用于同步或自控。产品数据采集,包括加工参数、测量数据和环境参数等,用于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监测,故障码或监测值,用于设备远程监视、设备周期性和预防性维护等。设备使用监测,用于设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改善分析等。人工操作反馈,用于监督人工作业到位。自动控制,车型参数下发(加工参数/档位设定)、NC下发、远程控制等。

通过实施本项目,东方骏驰充分发挥工业装备、工艺和材料潜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创造差异化产品和实现服务增值,成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和共性基础设施。

华工赛百相信,系统和数据的开放最终是大势所趋,首先拥抱开放性的企业也会成为最大的赢家。而工业领域的各种开放性标准和技术,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这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