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王文莉) “城管工作不是“猫鼠游戏”,在严峻形势下,城管工作人员更要跳出固有思维圈,创新工作手法,联动社会各方力量,发展数字化城管、信息化城管,构筑‘大城管’体系。”顺德区副区长陈旋在会上如是说道。
昨日(1月16日),顺德区环境运输与城市管理局召开了城市管理暨美城行动年度总结大会,会上回顾了2016年全区城市管理及美城行动的开展情况,也部署了2017年城管重点工作。
会上指出,顺德城管今年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重点推进以桂畔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为试点、以城镇和农村截污为手段的全区水环境改善工作,并使美城行动在示范化基础上迈向精细化、个性化。
水环境治理,桂畔海水质争取2019年达标
水环境治理一直都是城管的重点工作,而桂畔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作为近几年顺德水系治理的核心项目,一直备受关注。
据区环运局常务副局长欧锦霞介绍,去年4月,顺德区政府已批复实施桂畔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主要从根治污染、生态修复、调水活水等方面开展,预计耗资25.58亿元,争取到2019年水系内河涌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该项目改变以往镇(街道)各自为政的模式,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目前已开展EPC (施工图设计、施工、运行总承包)招标工作。
此外,顺德农村污水治理也颇有成就。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顺德规划建设的121个农村分散污水处理项目中,已建成投产(含调试)的项目有86个,总处理能力达到5.02万吨/日,正在施工的项目有27个,其余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随着今年污水处理工作实现区统筹,顺德将面临一定的财政困难,但依旧会强化区级统筹协调,推动全区污水处理工作系统化发展。
探索生活垃圾“大分类+大分流”体系建设
过去一年,顺德绿化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试点取得重要进展。顺德现以绿化垃圾分流利用作为垃圾分类减量的突破口,初步建成两条绿化 垃圾分类处理试验线。同时还引入专业团队,谋划垃圾分类处理的顶层设计。
欧锦霞在会上强调,今年顺德还将探索生活垃圾“大分类+大分流”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从源头上减轻全区生活垃圾处理压力,并推进生活垃圾处理重点项目建设和环卫保洁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从具体工作推进上来说,顺德将进一步扩大绿化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在具备条件的镇(街道)建立更多的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场所;研究制定绿化垃圾(有机易腐垃圾)处置费用补偿机制,进一步探索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补偿机制,推进有机易腐垃圾“集中+分散”模式;并促进餐厨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全力推进勒流、伦教中转站建设,力争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未来三年,顺德将完成至少4条沿街景观整治
会议现场,欧锦霞对2016年全区美城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她介绍,过去一年,区环运城管局积极优化职责划分、考评标准、数字城管系统及宣教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引导市民理解并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同时,过去一年里,区环运城管局还积极开展城中村升级改造,进行城市道路修复及园林绿化养护,加强督查,确保各镇街落实市容市貌整治工作,规范户外广告管理。
“随着城市管理资金要求加大,执法力量也欠缺有力保障,加上工地扬尘整治工作环境较差。城管工作的挑战性也会更大。”欧锦霞指出,新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形势,美城行动将在示范化基础上迈向精细化、个性化,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化考评与执法的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一方面将铺开沿街景观改造三年行动,完成至少4条沿街景观整治道路。另外也全面铺开城中村和旧居民社区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