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提高党建效能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7-01-2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效应日益显现,推进“互联网+党建”是大势所趋。建立“互联网+”党建模式,增强运用互联网开展党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战略全局谋划和推进“互联网+”党建云平台等系统建设,包括基层党组织利用“互联网+”,运用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充分运用网络手段发挥党建的积极作用,这为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为党的思想理论宣传提供了新平台,为提高党建效能提供了新手段。

一、“互联网+”党建模式为推进党建科学化提供了良好机遇

“互联网+”党建模式提高了党的建设效能。“互联网+”党建模式,由传统模式的层级单项信息传递、被动等待指令,转向主动多渠道多层次交流,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平台办公、电子信息传递等,简化了繁杂的党务工作,提高了党建工作的科技含量与水平。

“互联网+”党建模式提高了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影响力。“互联网+”党建宣传生动形象地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来传递信息,而且具有迅速、便捷、高效、交互性强等特点,网络信息可以无地域限制地滚动传播,这使得“互联网+”党建的教育空间得到大大延伸,时间无限延长,受众更为广泛,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影响力得到极大的扩张。

“互联网+”党建模式充分促进了党内民主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及电子信息交流方式日益普及,群众与相关部门沟通越来越方便,甚至可以在线视频接访解决问题。党委和政府部门可以直接对民情进行大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在“互联网+”党建平台可以实现党务公开透明化,党员和群众通过平台了解党务情况,可以及时、有效、真实、便捷地向党委部门反映情况。

二、主动作为,加强管理,切实发挥“互联网+”推进党建的重要作用

提高认识,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理应成为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手段。凭借其开放、平等、共享、信息量大和传播快等优势,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已成为一种革命性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应主动研究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尽快掌握网络知识,增强网络素养,牢牢掌握网络时代的话语权、主导权,提高网络建党、网络问政的能力。

从战略全局谋划和推进“互联网+”党建云平台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目前,各地党务部门不少已建有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但因其形式分散、内容雷同、建设成本较高,易造成资源浪费,功能受限。应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从战略上将互联网建设纳入党建云平台建设中总体考量,整合起党建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各种分散的资源,建立起贯通省、市、县委组织部门,联接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大型国企和组织人事部门的“互联网+”党建云平台,形成覆盖广泛的统一的平台和应用系统。

构建互联互通、广泛覆盖、注重服务的网络党建新体系。为了让党建信息“随时可看,随时可读,随时可享”,打破地域、时空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扩大群众对党政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党建微博互动性强、传播快捷,手机微信简便易行、省时高效的特点,搭建微博、微信“两微”党建工作平台,构建互联互通、广泛覆盖、注重服务的网络党建新体系。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让“互联网+”党建模式有法可依。网络是把双刃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党务活动关乎党政部门乃至国家利益,鉴于互联网的即时性、不可控性,开展“互联网+”党建模式,把党务活动透明化置于互联网上,亟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和保障。应制定统一的互联网党务法,并出台与之相配套的信息公开法、信息安全法、网络监督法、远程教育法、电子投票法等,形成独立、完善的电子党务信息法律体系,让“互联网+”党建模式发展有法可依。

组建起政治强、业务精的“互联网+”党建人才队伍。目前,既熟悉党务又熟悉网络,而兼具多方面才能的复合型人才很少,促进“互联网+”党建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亟需一大批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在网络安全法规和系统操作技能方面,应对新型党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组建起政治强、业务精的“互联网+”党建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