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17-01-23

日前,由《金融电子化》杂志社举行的“2016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2016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评选活动经过信息收集、初步筛选、意见征询、专家评审、专家点评等多个阶段,30余位监管机构主管领导和金融机构代表、20多位知名院校专家的参与评定,最终从20件大事中成功评选出以下“10件大事”。它们分别是:

(1)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加强信息保护和支付安全管理,切实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

(2)中国银监会发布《银监会“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制定《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白皮书》;

(3)中国证监会主导建设完成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证券期货行业数据模型;

(4)中国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成功上线;

(5)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完成核心信息系统同城接管运行;

(6)《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国际标准提案获通过;

(7)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打造数字普惠金融信用基础设施;

(8)中国银行巩固信息科技全球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国家战略实施;

(9)行业标准首次纳入投诉管理系统,助推保险消费者保护迈上新台阶;

(10)深圳证券交易所自主研发基于分布式开放平台的“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投产。

“2016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是我国金融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缩影。获选的“10件大事”不仅洞察、洞见了2016年金融信息化建设的主旋律,也适时、精准地踏响了我国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创新的时代节奏。

1. 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加强信息保护和支付安全管理,切实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

主要内容:2016年,人民银行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从专项排查、标准规范、宣传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督促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清算机构强化银行卡安全管理,加大交易风险防控力度,增强业务系统、客户端软件、受理终端等的敏感信息保护能力,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在专项排查方面,全面摸底各机构在信息系统、风控措施、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支付受理环境安全和标准符合性开展专项抽查,严控线上线下风险传导路径,建立健全支付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在标准规范方面,印发《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支付标记化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各机构自12月1日起全面应用支付标记化技术,从源头控制信息泄露和欺诈交易风险;印发《网络支付报文结构及要素技术规范(V1.0)》,规范机构间网络支付接口报文,确保支付指令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和一致性。在宣传教育方面,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持续开展支付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夯实防范电信网络欺诈的群众基础。

专家点评:为切实防范支付安全风险,2016年人民银行深挖支付安全根源、多措并举,从政策要求、标准指引、宣传教育等提出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人民银行及金融行业合力构建良好支付安全环境、保障百姓资金安全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开展银行卡信息泄露风险专项排查,有效排除网络支付、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卡转接清算系统、受理终端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支付风险管控长效机制,提升风险防控水平。通过发布支付标记化、受理终端安全、网络支付报文接口等标准,有效引导和规范了支付创新应用发展,强化了支付交易安全强度和受理终端安全管理,满足了公众安全、便捷、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通过开展以“加强信息保护和支付安全、防范电信网络欺诈”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正面引导社会舆情,确保政策准确传导,提高公众风险识别能力,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点评人: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 中国银监会发布《银监会“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制定《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白皮书》

主要内容:银监会发布《银监会“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制定《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白皮书》(以下分别简称《规划》及《白皮书》),为新常态下支撑和引领监管创新及业务创新描绘科技蓝图,为新形势下防范金融风险及信息科技风险奠定坚实基础。《规划》以信息共享为指导思想和目标,以监管云为基础架构,以数据标准为核心,从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应用体系、安全保障、组织制度和人才保障等方面阐明“十三五”期间银监会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实施路线,推动银监会信息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银监会信息化监管。《白皮书》从提升信息科技治理水平,深化科技创新,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技术应用,增强应用体系支撑能力,构建绿色高效数据中心,健全产品研发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推进科技开发协作等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任务。

专家点评:金融的本质是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必须装进“法律”与“监管”的笼子里;金融的属性是经济的枢纽、百姓的钱包,唯有可靠才能可信,唯有高效才能普惠。在“互联网+”时代,金融的形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金融的本质和属性并没有改变。与此同时,伴随金融创新的各形各色的风险,引起了人们对于新技术条件下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切。《银监会“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和《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白皮书》,顺应金融创新的大势,坚守金融监管的本性,描画银行业创新发展路线图,回应了人们的关切。《规划》以信息共享为目标,以数据标准为核心,抓住了监管创新的根本,也抓住了技术进步的关键。实现信息共享,统一数据标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技术前提。只有建立一致性的数据标准,建立集中统一的金融数据库,构建共享的金融业综合监测平台,才能实现金融业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和综合监管的信息化,才能提高监管效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也才能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白皮书》强调信息科技治理水平,强调应用体系支撑能力,强调产品研发管理机制,强调信息安全管理,强调科技开发协作,抓住了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建设的关键。这将引领我国银行业在新时期的稳健运行和创新发展。

(点评人:李礼辉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原行长)

3. 中国证监会主导建设完成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证券期货行业数据模型

主要内容:证券期货行业数据模型是以证券期货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业务规则、制度及流程等为依据,根据行业顶层数据流图及机构内数据流图提取数据特征,以“交易”、“监管”、“披露”三大业务线条为切入点,完成对行业中各种业务的全面遍历,识别业务流程,形成的一系列具有通用性、稳定性和扩展性的行业抽象模型;为强化数据模型的应用,进一步按照行业公共、各交易所、中介机构等视角,以“1+6”的方式基于抽象模型设计抽取出各视角下实用性比较强的表,形成行业逻辑模型。最终结合抽象模型和逻辑模型形成真正意义上统一、完备的资本市场多层次数据模型。 证券期货行业数据模型形成了两大类成果,第一,梳理提炼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可以跨国家、跨行业、跨机构的数据治理应用方法论;第二,形成能够体现行业业务脉络、表达业务运行情况和数据特征的行业数据素材库。

专家点评:行业数据模型是数据治理的核心。中国证监会主导建设的证券期货行业数据模型系统与人工智能分支Case-Based Reasoning (CBR)研究方法不谋而合。CBR理论应用在证券期货领域可以形成统一、完备且多层次的证券期货行业数据模型系统架构,因此该数据模型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进行检索,遍历证券期货行业各业务及流程,力求获取案例;对于新的问题,检索使得相似的已有方案得以获取,以便后续修改。其次,按照行业各机构的视角复用模型,形成了行业逻辑模型。再次,结合实践进行修改,提供最佳实践案例以指导数据应用系统建设,极大简化了行业模型建设难度。最终,形成存储结构,提炼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数据治理应用方法论及行业数据素材库。这一系统架构的意义在于从算法到流程的转变,使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流程化,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产生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案。

证券期货行业数据模型的建立解决了证券行业数据化分机构而治、标准不统一、脉络不清晰、解决方案重复开发的困局,为中国证券期货数据化工程化进程扫清了障碍,更填补了目前正在草拟中的数据治理国际标准(ISO/IEC 38505)在实施和应用部分的空白,对于世界范围内指导大数据管理挖掘及智能化都颇具借鉴意义。

(点评人:杨强 国际人工智能学会(AAAI)院士、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主任)

4. 中国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成功上线

主要内容:“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是中国建设银行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是“综合性经营、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型智慧型银行转型”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涵盖业务转型、技术转型和实施转型在内、事关建行集团全局的系统工程。该系统统一了集团客户信息、机构员工、风险、总账、定价管理、产品目录和会计引擎,全面重构了托管、企业现金管理、金融市场、贷记卡、借记卡、养老金等数十个重要业务领域,不仅全面涵盖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而且全面覆盖了金融集团、子公司业务操作与管理功能,支持境内外一体化,本外币一体化。同时,建立了同业领先的智能服务体系,智能客服、智慧银行和智慧网点国内最佳。还设立了同业第一个大数据分析中心,开展大数据分析和先进算法研究,为业务拓展与决策管理提供服务。

专家点评:2016年11月19日,历时六年的中国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顺利投产。该系统不仅全面涵盖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而且全面覆盖了金融集团、子公司业务操作与管理功能,支持境内外一体化,本外币一体化,很好地满足了建设银行业务发展与战略转型的要求,支持管理、市场、风控的交互、操作及运营。建设银行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是国有商业银行从传统管理模式迈向信息化企业级管理模式的重要环节,是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步骤,是向商业银行4.0转型的成功典范。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移动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传统金融IT领域迎来了新的变化动力。通过“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建设银行找到了适合银行业务特点的“集中式+分布式”的融合架构方案;积累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授权的应用软件和核心技术,提高了自主可控能力;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掌握新技术与银行业务融合技能的人才队伍,提升了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今后的业务和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人:鄂维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5. 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完成核心信息系统同城接管运行

主要内容:中国工商银行为验证“两地三中心”架构的有效性,在2016年5月7日完成了切换工作,经过持续近3个月的核心信息系统同城接管运行,于7月30日顺利完成回切工作。本次同城接管运行的系统切换、回切过程顺利,核心主机系统切换及回切用时均控制在2分钟左右,交易响应情况及系统运行性能良好。为促进行业交流与经验分享,2016年11月5日上午,“两地三中心”同城切换现场观摩会在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上海)嘉定园区召开。中国人民银行范一飞副行长、中国工商银行谷澍行长等出席了会议。工商银行“两地三中心”工程同时实现了三中心运维管理的一体化,使工商银行信息系统布局从应对小概率灾难恢复向全面应对各类计划内、计划外和应急故障场景转变,可靠性和可用性实现质的飞跃,走出了一条业务连续运作的新模式,不仅为工商银行自身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也为全球同业提升业务连续性水平做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专家点评:金融服务安全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安定,事关百姓千家万户喜怒哀乐,是促进国家金融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迫切需要在金融服务的思路理念、体系设计和系统架构方面进行创新和实践。

工商银行在无成熟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历经5年技术攻关,从无到有,成功完成“两地三中心”架构布局建设。通过充分利用核心主机系统和关键开放平台系统的同城和异地双活架构,实现了系统类维护对外服务无影响,是国内首家实现核心业务跨数据中心分钟级切换接管且业务数据零丢失的商业银行。在保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前提下,工行的业务连续性经营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其品牌价值和客户凝聚力的持续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两地三中心”技术架构参考框架对同业在提升和完善业务连续性水平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在银行业信息系统加强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两地三中心”工程的成功,不仅为工商银行多时区全球业务的不间断服务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也为全球同业生产运行管理的可控、可靠、可持续提供了可借鉴的大规模实施案例。希望国内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有效并高可用的业务连续性保障体系,努力实现365天、7×24小时常态服务的目标。

(点评人:范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6.《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国际标准提案获通过

主要内容:《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国际标准提案是我国金融业首次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于2016年7月2日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金融服务技术委员会核心银行业务分委会(ISO/TC68/SC7)投票,并成立了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国际标准工作组,由农业银行科技与产品管理局局长刘国建担任召集人。该国际标准草案以2015年底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32319-2015《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为蓝本,提出了银行产品说明书需要描述的内容,通过阐述术语与定义、描述总体要求、实质性要素和展现要求等内容,搭建了以应有信息、宜有信息和可有信息为核心要素的银行产品说明书框架,并提出相应的一致性要求。

专家点评:《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获得国际标准立项,对我国金融业“走出去”和金融业标准化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大规模出现,银行推出的产品纷繁复杂,有时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制定全球适用的银行业产品说明书规范,对银行产品以统一的风格进行描述,帮助消费者充分理解银行产品的实质,并在不同银行的同类银行产品之间进行比较,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购买银行产品的风险,保护全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国际标准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是我国金融业首个国际标准工作项目,是我国探索主导制定金融国际标准的一次有益尝试,符合当前我国的国家标准化战略,将对我国未来抢占全球金融业规则制定权产生深远影响。

(点评人:王宗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7. 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打造数字普惠金融信用基础设施

主要内容:为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按照人民银行相关部署积极推进行业信息共享,规划建设了“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并组织400余家会员单位分批接入,将涵盖互联网金融各类业态和主要机构。共享平台以“简单、透明、高效”为原则,制定了互联网金融行业首个信用信息共享团体标准以及违约、疑似名单等标准定义,是国内唯一实现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数据合规采集、共享使用,并达到信息安全等保三级要求的国家级行业信用信息平台。

共享平台首批接入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宜人贷等多家大型互联网平台机构,依法有序纳入网络借贷、网络小贷、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业态信用信息,所覆盖债权人达到同行业50%以上。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共享范围,涵盖互联网金融各类业态和主要机构,丰富信息来源和产品服务,不断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及社会征信服务等机构的合作,最终建成业务覆盖广泛、产品种类齐全的数字普惠金融信用基础设施。

专家点评:为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推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互联网金融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作要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按照人民银行统一部署,规划建设“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意在连接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间的“信息孤岛”,形成信用风险的防火墙,联合抵御多头借贷、违约等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有效增强市场透明度、提升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是协会履行自律管理职责的新探索,是业界共促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新举措,也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助于督促行业机构在现有法律和规则框架下使用数据,保护客户隐私信息,提高信用信息管理水平,促进行业自律体系持续完善。

希望此平台进一步扩大共享范围,吸收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参与,并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使信息更为全面完整。同时,在现有数据基础上,探索与外部机构包括从事征信服务的企业合作,提供更为丰富的征信产品,满足更多的业务场景需要。

(点评人:谢平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

8. 中国银行巩固信息科技全球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国家战略实施

主要内容:中国银行持续推进海外信息系统整合转型工程建设,2016年完成美洲地区5家海外机构的顺利投产,实现亚太、欧非和美洲地区的海外机构信息系统整合上收,具备了全球系统版本统一、集中部署和运营管理一体化的IT服务支持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银行全球信息科技一体化领先优势,助力集团全球金融市场竞争实力提升。以信息科技全球一体化为依托,将标准化的海外业务系统清单和菜单式的业务需求开发方式相结合,发挥高度参数化的系统特点,形成了完备的海外机构IT实施解决方案,助力集团实现“一带一路”沿线海外网络快速布局,目前老挝万象等5家海外分支机构已正式营业,并同步开展印度、缅甸、捷克、蒙古、土耳其等5个国家的筹设与机构升级工作,以及新加坡、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二级机构延伸,此外新西兰、维也纳、多伦多也已完成筹建并对外营业,多措并举促进中国银行全球金融网络覆盖密度,扎实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同时,以科技为驱动力,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机遇,着力构建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体系,具备了多货币、多机构、多语言、多时区、全天候的全球支付清算服务能力,实现了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44家海外机构的全面覆盖,支持人民币、美元、欧元、澳元、英镑、日元等33种货币,同时成功获得11个国家和地区的当地人民币清算行资格,提升人民币跨境服务能力。

专家点评:因为市场竞争的推动,金融业一直是采用新兴信息技术最为活跃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在讨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时,过多的精力放在信息科技公司向金融业的渗透,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中国金融业的主体还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创新,积极探索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才是在当前条件下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需要适宜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同样也需要大量高效率、稳健可靠、有国际水准、适应全球化需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而中国银行建立的全球清算系统,可以说是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点评人:巴曙松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9. 行业标准首次纳入投诉管理系统,助推保险消费者保护迈上新台阶

主要内容:为适应保险监管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切实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投诉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投诉管理系统”)于2016年2月18日正式投入运行,成为金融行业内首个监管机构投诉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保险机构投诉处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框架,实现了“一线、两网、三对接”的投诉处理流程,“一线、两网、三对接”是投诉管理系统独有的投诉处理流程,完成了“保险消费者-保险监管机构-保险公司”的投诉处理闭环管理。《规范》作为投诉管理系统的核心,对保险消费投诉处理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首次定义了33个与投诉相关的术语;首次建立了8个门类、38个大类、159个中类、31个小类的保险消费投诉分类体系;首次设立了以保费投诉量、千张保单投诉量、投诉分布密度等10个指标的投诉考评系统。

2016年以来,通过投诉管理系统,中国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共接收处理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投诉总量21939件。其中,接收处理12378热线渠道反映的有效投诉19882件,来信反映的有效投诉965件,网络平台反映的有效投诉585件,群众来访反映的有效投诉407件。

专家点评:由于保险产品与服务的特殊性,如何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是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一直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随着我国由保险大国转向保险强国,高质量、高效率地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也迈上新台阶。为适应保险监管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切实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投诉管理系统”于2016年2月18日正式投入运行,成为金融行业内首个监管机构投诉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保险机构投诉处理规范》为框架,实现了“一线、两网、三对接”的投诉处理流程,形成了“保险消费者-保险监管机构-保险公司”的投诉处理闭环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保险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系统上线以来,共解决保险消费者各类咨询问题50余万个,帮助消费者维护经济利益超过 20亿元,消费者满意度98%以上,有效地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系统在整个保险监管系统和保险公司的全面应用,统一了保险消费投诉处理流程,建立了保险消费投诉分类方法,通过投诉大数据管理推动保险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权益,对于我国保险业实现“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评人:郝演苏 全国保险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

10. 深圳证券交易所自主研发基于分布式开放平台的“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投产

主要内容:深交所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简称“新系统”)全部采用基于X86框架的标准服务器,异地灾备中心全部采用国产服务器,采用开源技术和低时延技术,攻克了一系列关键难题,包括高可靠低时延消息总线、实现了高性能实时大数据量处理的基于高速无锁队列的多级流水线处理、委托时延精确度量、高性能协议转换引擎、解决了地域差异带来的公平性问题的首笔委托同时到达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完全基于开放平台的高可靠、高并发、低时延、可水平扩展的分布式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在对近2亿笔账户实施前端监控的实时交易中,“新系统”的持续交易处理能力达到30万笔/秒;平均时延约为1.1 毫秒;一般故障切换时间小于10秒,同城灾备切换时间小于3分钟;成本大幅降低,5年总拥有直接成本是上一代系统的1/3。“新系统”上线以来,表现稳定,累计完成成交的笔数达18.5亿笔,在全球证券交易所中名列第一,没有发生技术风险事件,继续保持了国际交易所领先的连续14年安全运行记录。

专家点评: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材料显示,“历时4年研发的深交所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是深交所把握全球交易所技术发展趋势,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完全知识产权的世界级核心交易系统”。对2亿笔账“实施前端监控的实时交易中,新系统的持续交易处理能力达到30万笔/秒,平均时延约为1.1毫秒,一般故障切换时间小于10秒,同城灾备切换时间小于3分”,同时系统的成本并未增加。我认为这些成绩和进步完全得益于新技术的使用,希望金融行业更多地采用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的优胜之处在于单独处理每笔数据,数据的独立性愈大,分布式系统的使用就愈有可能。当然,有不同的同步方式,产生不同的分布式系统。使用分布式系统的优点,往往平均时延能降低、单位时间处理数据量会增大。

总之,我们应该勇于使用新技术,以使新技术和旧技术一样,在行业应用中生根开花。

(点评人:周巢尘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