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在发酵,城市也智慧
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17-02-08

“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是从大数据视野来做顶层设计,而不是从信息化的角度做顶层设计。”这是上海威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陈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观点。

自2006年加入威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陈纯就致力于智慧城市系统的研发工作。他带领公司的技术团队以物联网和云计算平台为依托,自主研发出适应中国家庭需求的智慧家居控制中心,以及社区、城市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相关产品,并由此开展的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慧城市的系统设计方案已经在中国多个城市得到应用,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服务供应商。近日,记者对话陈纯,分享他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见解。

记者:智慧城市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眼下很多企业都相继开展了智慧城市系统的研发工作,就目前来看,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陈纯:市场规模很难估算,因为每家公司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一样。如果把智慧城市定位为信息技术,它的规模在几千亿。如果把它定位为城市建设,它的规模在几十万亿。

记者:您曾经说过,“智慧城市建设是从大数据视野来做顶层设计”,这句话如何理解?您如何理解智慧城市建设?

陈纯:现在做智慧城市的公司有三种类型,一类是BAT,他们做智慧城市没有脱离传统信息技术的框架,仍聚焦在IT技术本身,基于微信、QQ进行合作。第二类是监控产品供应商,他们实质上还是从以前平安城市中卖摄像头、监控设备开始,对概念进行了拉伸。而第三类是IT企业,做的是整个城市框架类的智慧城市。威兹德本身也是IT企业,我们也是城市框架的设计者,但我们把设计重心放在了城市上而非智慧上。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城市的发展前景与空间,以城市为主,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为城市建设提供服务,是我们的设计理念。

记者:目前威兹德团队也有多项智慧城市系统问世,相比于传统IT企业,威兹德的系统有哪些优势?

陈纯:以大数据的视角,我们打造出了“智能硬件+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开放式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能够进行大范围综合计算与综合控制,对整个城市的水、电、暖、气、公共设施进行一站式控制、调度,不仅革新了管理模式,还能有效地节约资源。比如我们的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就能够将热力公司换热站与公共建筑控制系统实时连接,进行数据采集,调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云管控平台展开实时监控,并对运行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也可以下达控制指令,调整运行曲线参数等工作,为热力公司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也为热能的控制调节,节能分析提供基础平台。以目前的数据来看,我们控制系统节电可高至40%,节煤高至10%。

记者:您认为“智慧城市”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您如何看待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

陈纯:其实智慧城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抽象,它的一些功能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手机挂号、手机银行、电子政务等。未来可能会拓展到更多领域:交通流量大时可提前疏导,河流被污染时可马上发现排污口等,人们可以用手机移动接收和发送关于城市生活的一切信息,看病、上班、出差、休闲都变得方便轻松。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