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执行难,法院有哪些秘密武器?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更新时间:2017-03-13

 

 

去年全国两会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郑重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

一年过去了,人民法院的承诺完成得怎么样了?破除最后一道藩篱的秘密武器都有什么?出席全国两会的与会代表们有何看法?

目标倒计时,让我们看一看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的各级法院如何打赢这场硬仗。

部委伙伴给力

【秘密武器】基本解决执行难,离不开伙伴们的支持。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都是一起向执行难发力的给力小伙伴。

【数据显示】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的查询范围,从最初的20家银行的1类存款信息,扩展到现在的13家单位,3400多家银行,账户信息、房屋、存款、车辆、船舶、股票、证券、银联卡消费记录、工商登记等14类16项信息“一网打尽”。

【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潍坊市鸢都英合律师事务所主任高明芹认为,多部门联动,联查联控,共同发力,收到1+1>2的效果。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啸说,基本解决执行难不是法院一家的事情,希望有更多部门、更多力量参与其中。

大数据、互联网“发力”

【秘密武器】信息化建设、大数据、互联网分分钟查到隐秘财产,既有“颜值”又有“科技范儿”的现代工具把“查人找物”这张网越织越密。

【数据显示】各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614.9万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31.6%和33.1%。执行到位金额1.5万亿元,同比上升54%。

【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静说,执行法官不用再在银行、工商、房管等部门间往返穿梭,“鼠标一点一网打尽”,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执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