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全面实施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7-04-12

从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获悉,近日,淮北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淮北市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

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采用条码、二维码技术和FRID(无线射频标识)技术,在对气瓶充装站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对在用气瓶实行一瓶一码登记,建立气瓶电子信息库和网络监控平台,实现气瓶充装与气瓶信息识别网络连锁控制,恰似给气瓶一个电子“身份证”,实现气瓶适时、动态、全生命周期监管。

该系统运行后, 加气站作业人员用信息采集器扫描电子标签,气瓶安全信息通过无线信号传至系统控制中心并进行判断,符合要求则发出指令打开加气机进行加气。如果气瓶无电子标签或气瓶安全信息不符合要求,则加气机不能开启,无法正常加气,有效杜绝气瓶非法改装、超期未检、非法充装等安全隐患,提高气瓶使用登记率和定期检验率,有效防范气瓶安全事故。

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包括车用气瓶、液化石油气钢瓶和工业气瓶。根据淮北市气瓶总体数量、种类分布和工作量,自2017年3月起,分级分类实施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车用气瓶信息化管理于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液化石油气钢瓶和工业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于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

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启用后,充装单位一律不得充装未经使用登记并安装电子标签(条码)的气瓶,气体经营、使用单位一律不得经营、使用未安装电子标签(条码)的气瓶。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由气瓶监管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有效促进气瓶安全监管。同时,全面督促落实气瓶充装、使用、检验和气瓶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依法查处气瓶违法违规充装使用行为,在全市形成气瓶安全监督管理合力,进一步提升气瓶安全总体水平。(吴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