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广西“网上政务”实现高效为民
来源:西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7-05-08

专家解读广西“网上政务”实现高效为民网络访谈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 冼妍杏 摄

广西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姚华、广西日报-桂声智库专家姚华。广西新闻网记者 冼妍杏 摄

广西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广西日报-桂声智库专家杨鹏。广西新闻网记者 冼妍杏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5月5日讯(记者 冼妍杏)政务服务是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加强政务服务工作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都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广西成立了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10年来,广西政务服务在全国获得了12个率先,首先提出了打造“网上政府”,用电子信息化政务手段为人民服务,这也是落实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的一次具体行动。

当前,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正在全力打造“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加紧建设全区统一、开放合作的“新闻+政务+服务”综合平台,这与“网上政务”建设高度契合。广西“网上政务”建设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少影响?我们能通过“网上政务”做什么?“广西云”与“网上政务”能融合成怎样的图画?4日,广西新闻网邀请到广西日报-桂声智库的两位专家,分别是来自广西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姚华以及广西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鹏,谈谈“网上政务”那些事儿。

“网上政务”以人为本

“网上政务,就是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高效率现代信息化技术,这是提升我们政府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姚华表示,“网上政务”带来最大的便利就是让老百姓明白办事的流程,“这个流程透明化以后,我们就可以对政府的服务来进行监督,还从而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的优化。”

“就我个人来说,‘互联网+’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更多便利。当我们申报一些科研方面的课题时,我们不用像以前那样跑很多次的主管部门,现在我只需要通过网络,便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课题的申报、课程管理的实现以及结项的申请。”谈及“互联网+”给政务带来的变化,姚华感慨颇多,“现在的‘网上政务大厅’将所有的事务公开化,明确地告诉你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还告诉你哪些收费,哪些不收费,收费的依据是哪些法律法规等等,就是你要想了解什么,一点相关的链接就一目了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我们常说要以人为本,这个以人为本也要考虑政务大厅办事人员很多现实性的问题。在政务大厅中很多是一种重复性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每天可能要应对很多同样的问题,难免会出现一些情绪性的东西,这就很容易形成矛盾激化,通过网上政务的信息公开,就很大程度地避免产生这种问题。”杨鹏表示。

“政务电子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它要求线上与线下的完美配合,这就要求政府整个的运作理念和管理理念都要做一个深刻的变革,这就促使政府管理体制相关的改革,这对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很好的促动。”姚华解释,网上政务还可以产生示范效应,“我们现在正在推‘互联网+’的概念,网上政务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个示范,对于全社会信息化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部门来采取“互联网+”这种电子信息工作的方式,对于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会有一个很好帮助。”

“目前我们社会大众的需求,在不断量化,不断地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怎样开展政务服务?如果还是像过去那种常规性的服务模式,我想老百姓可能要跑很多次路了。”杨鹏认为,网上政务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前些年我们一直提出一个理念,那就是‘大数据就是生产力’。通过开展网上政务之后,我们会获取到大量民生性的大数据,我们通过这种生产力的挖掘,去更好地发展民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据了解,2017年广西将以网上办事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全区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形成“一窗进出、双线协同、三向联办”的政务服务体系。80%以上行政许可(非涉密)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80%以上的业务可以通过网上支付。到2020年底,建成覆盖全区的网上政府体系,让服务更高效,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将政府运行的全过程置于阳光下。
“多元融合”让政府网站“活”起来

“‘四不’现象不仅仅是我们广西有,在很多地区,包括一些发达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程度轻与重的问题。”针对有些政务网站出现“僵尸”“睡眠”等现象,存在不及时、不实用、不回应、不可用“四不”的问题,杨鹏坦言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政务网站的技术水平。

“我认为专业的人来办专业的事,我们政府部门有自己的职能定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委托专门的机构来开展网上政务。事实上很多发达地区也在这样做。虽然我们很积极地搭建网上政务,但是我们不是很专业,我们不能很好地收集群众的反馈,一些来自民生信息我们也收不到。这里就需要有专业的机构,通过他们专业的技术和公众开展互动,更好地开展政务工作。”

“我觉得数据共享、多元融合是网上政务发展的趋势。”杨鹏解释,“现在所做的就是打造综合性的载体,把相关的部门各个领域的网站融合到一块,提升它整个数据共享的能力,然后挖掘这个数据的生产力。”

“现在在进行的各种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制度改革,下一步就应该把这些清单在网上进行公示,而且整个流程要透明化、公开化,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其次就是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一个互动,把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姚华举例解释,“比如说像扶贫,我们要考虑如何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网上政务的便利?怎样把我们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农村地区呢?再比如我们的一些弱势群体,他们怎样能够便利地使用网上政务等等。我觉得这个是目前我们推广网上政务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我觉得,媒体和网上政务的结合是一个趋势,而且媒体的一些优势,是别的区域难以企及的。”姚华表示,当媒体与电子政务有效结合的话,可以催化出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说像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等权威媒体,本身在老百姓当中就有一个比较好的受众基础,通过这个平台去推广,可以更有效地传达到受众当中去,可以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媒体可以通过信息的整合来集纳各地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它的平台,我们政府部门可以不断地学习发达地区的一些经验做法,而且如果学回来了之后没有得到有效的转换,我们可以通过媒体获取民生的反馈,改进我们的做法。”杨鹏表示,广西日报从去年开始专门设置一个版面来介绍各个地方的一些先进经验,这个模式非常好,“我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它覆盖的领域,然后更专业一些,突出它决策咨询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媒体在网上政务与决策咨询中桥梁纽带的作用。”

“融媒体”打造“云上的广西”

“温州瑞安市是将网上政务实施得比较好的城市了,他们从政务网站的建设,到电子政务的推广,到各种app的建设实施,都由当地的媒体来进行运作,而且取得很好的一个成效。他们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和我们老百姓密切相关,就是一个叫自助移车的app,比如说我们的车被别的车挡住了,你要是打电话给交警然后再通知车主来挪车,这个过程其实挺麻烦的,瑞安这个地方通过app这种实现了自助移车。它怎么实现移车呢?你就把堵车的车牌号以及现场的情况拍下来,通过这个自助移车app发送到交警部门,交警部门通过后台在五分钟之内短信和语音通知给该车车主,车主就会尽快将车移走。”姚华解释,这款app是媒体帮政府开发的,媒体也全程介入整个推广的过程,不断地听取老百姓的意见,不断地对app的服务模式与后台的运作流程进行改进,使得这个app在老百姓中非常受欢迎。“所以我想下一步我们的政务合作可以借鉴这种模式,从建设政务网站开始,尤其是一些新媒体,还可以找像我们‘广西云’这样比较专业的平台进行搭建,整个的效率我想会进一步地提升。”

为全力应对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广西日报社2016年开始积极谋划建设“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广西云”是一个将广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媒体生态系统,可以概括为“一个系统,两个接口,三个平台,四种形态,五类产品”,包括新闻舆论引导与意识形态管理、政务信息公开、智慧民生服务的“新闻+政务+服务”三个平台;对自治区、市、县三级媒体的“报、网、端、微”四种形态进行汇聚、管控、服务;建设并形成“PC网站+手机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的五类产品矩阵。

“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有些公众觉得这个东西距离我们生活很远,但事实上它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那么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媒体去发挥传播的优势,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解读,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姚华表示,“我们在政策出台之前要进行一些民意的征求,‘广西云’这样的媒体平台就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去了解相关的政策,获得一种直观的信息反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更好地了解政策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