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税立体化税源管理系统上线
来源:南方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7-06-05

6月1日,深圳市国税立体化税源管理系统上线仪式在宝安区国税局启动,率先迈出了打造税收现代化体系“深圳版”第一步,也标志着深圳市国税局收征管信息化系统建设翻开了新篇章。立体化税源管理系统历经半年时间完成第一阶段开发,此次初步上线选择罗湖区国税局和宝安区国税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行。

当前,深圳市国税局的管户已经突破220万户,位列全国第五,但正式干部职工尚不到3000余人,人少户多和人少事多成为最突出的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只有进一步转变征管方式,提高征管效能,实现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固定管户向分类分级管户、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的转变。稳固强大的信息系统正式是实现这一系列转变的支撑和保障,立体化税源管理系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立体化税源管理系统以数据信息分析应用为主线,着眼于用新理念、新技术升级改造纳税服务事项后续管理和基础管理的传统方式方法,重点推动风险管理融入税收管理全过程,提升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税法的遵从度。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信息全量聚合,一户集成。将现有的金税三期、出口退税审核系统、防伪税控、电子底账等应用系统的所有内部涉税数据和工商、电力等外部第三方数据集中至一起,建成一个数据仓库,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唯一性。系统所有的分析应用基于数据仓库开展。同时,按照税收业务规律及逻辑把各类数据信息分为基础征管信息、出口退税信息、违法违章信息、第三方信息等类别,按户归集展示,增加直观性和可用性,大大提高针对单户纳税人进行更微观深入分析水平。
二是覆盖核心业务,形成360  预警监控。以基础管理和风险管理为核心,按照专业化和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将各税种及特定业务的纳税服务事项、法制事项、尤其是基础管理事项的风险点一一梳理,进而全部转化为事前、事中、事后预警监控条件。系统能够根据条件及时或定期集中筛选出相关的纳税人名单,启动约谈、核实、调查等基础管理程序和提示提醒、纳税评估等风险管理程序,增强了两类管理的协调性、集约性和有效性。

三是服务关键群体,减少信息不对称。立体化税源管理系统基于税收征管实际需求,立足解决市局、区(分)局、一线业务人员信息掌握不清、不全、不透问题,打造了面向三级机构人员的一局式、一科式、一员式的税收业务全景导航平台,让不同层级的人员都可以根据需要获取想要的信息。

四是突出深度分析,延长管理触角。通过发票数据所蕴含的交易内容、购销对象、所在地区等丰富的元素,提炼还原经贸往来景象,形成较清晰的经贸变动、往来、分布图。同时,依据发票流向“按图索骥”,建成上下游交易链条分析追踪功能。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画清企业“血缘”关系,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等多层关系交叉嵌套情形变得一目了然,告别“雾里看花”时代。

 五是着眼未来趋势,力求创新。打造税企互动平台,用服务的形式推动管理,主动向纳税人提示提醒有关的风险事项,并配套政策宣传、辅导培训、自查指引,让纳税人在享受服务中提升纳税遵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开展360税收风险体检,设置95个体检指标,按照个性需要可以启动全面、快速、自定义三种体检模式,自动打印报告单,实现“看单开药、精准治疗”。搭建信用动态积分评价框架,将纳税信用级别信息、工商经营异常名录等外部信息、360税收风险体检信息、风险应对结果等作为评价信用积分的重要内容,先固定到企业,再关联至人员,推动纳税信用积分广泛应用于内部税收管理和外部社会诚信体系。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副局长李伟出席启动仪式,市局有关业务处室、罗湖、宝安区局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仪式。

(原标题:深圳市国税局立体化税源管理系统正式上线 ——打响建设税收现代体系“深圳版”“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