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助力政务管理 电子政务发展前景广阔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新时间:2017-08-11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加快智慧政务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对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举措推进落实政府管理信息化,将“互联网+”深入运用到政务管理当中。在此背景下,电子政务迎来更大的发展,前景日趋明朗。

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我国于1999年正式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经过多年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经形成电子政务的基础框架,迈向深化应用阶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和15个副省级市政府联网。同时,97%以上的地区和部门已建成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正在加速建设政务内网和外网平台,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金关、金税、金财、金卡、金审、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和金质等12个业务系统,以统一平台和标准覆盖了电子政务急需建设的各个方面。

电子政务建设成就喜人,离不开政府背后的大力投资。2015年,中国政府信息化投资总额达到603.1亿元;2016年,受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理念的驱动,政府信息化建设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不过,受到信息化建设周期和政府压缩开支的影响,近两年在信息化投入增长幅度较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测算,2016年政府行业IT投资较2015年增长5.2%,投资规模达634.5亿元。

2011-2016年我国政府行业IT投资规模及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仍处于较后位置。具体排名来看,中国的电子政务准备度指数为0.47,位列全球第72名;电子化参与度指数为0.3714,位列全球第32名。

显而易见,中国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在亚洲地区,也远远落后于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综合联合国5次调查结果来看,中国电子政务准备度和电子化参与度排名都经历了“先前进、再后退”的情况。电子政务准备度排名在2002、2003、2005年3年持续提升,但2008和2010年则连续后退。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无论是在电子政务准备度、网站准备度、人力资本准备度、基础设施准备度还是电子化参与度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电子政务市场前景可期

电子政务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较大进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3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达到了1620亿元,同比增长16.55%;2015年的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到2240亿元。

2009-2015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电子政务是重要抓手。特别是十八大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之一,意味着信息化将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预计未来5年内,电子政务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