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致力打造智慧城市标杆区
来源:深圳商报 更新时间:2017-08-21

 

  核心提示

  罗湖,中国改革开放的发祥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以创新基因倾力推进“智慧城区”发展。该区以打造“电子政府”和实现“信息惠民”为切入点,坚持大平台、大协同、大应用理念,推动电子政务集约集成建设,基本消除“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2016年,《罗湖区“智慧城区”“十三五”规划》出台,这是罗湖以信息化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部“重头戏”,吹响了打造智慧城市标杆区的号角。今年3月出台的《智慧罗湖年度实施方案(2017年)》,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与体验导向,以实现“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区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为目标,重点在“智慧政务”、“智慧城区管理”、“智慧民生服务”等领域形成重大突破与全面提升,快速形成智慧罗湖影响力与特色。

  “十二五”率先发力夯实信息化基石

  “十二五”期间,罗湖区藉以信息化倒逼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行政效能、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五年间先后出台了《罗湖区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3—2015年)》、《关于加快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强化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了以建设“智慧罗湖”为总目标,以打造“电子政府”和实现“信息惠民”为切入点,以“云平台”为支撑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为“十三五”建设新型“智慧城区”打下基础。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已实现全区统建共用,包括光纤网络、互联网出口、服务器、存储、系统软件、机房、信息安全支撑等。建成覆盖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驻区单位、社区工作站的政务光纤网络。2014年,率先实现政务云计算虚拟化改造,辖区各类平台与系统建设原则上共享中心机房基础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

  全区统一规划建设了8个全区性应用平台,其中协同办公平台、织网工程(数据中心)、网上办事大厅、权力在线监督平台、公安信息化平台已上线运行。除教育、卫生、公安信息化平台由相应主管部门建设外,其他各部门不再建设任何独立的信息系统,而是根据业务需求基于相应平台构建子系统或业务模块,避免了信息孤岛。2015年,基于8大平台之上,罗湖规划建设电子政府一级平台,统一界面与用户管理、统一支撑与流程引擎、统一标准与数据治理,向“一级政府一个平台”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基于能进网上办理的事项均要入网的理念,罗湖协同办公平台已建设47个业务模块或系统;网上办事大厅覆盖全区199项审批与服务事项办理;织网工程实现了社会事件的统一采集、集中分拨、全流程办理、统一监管。同时,实现了网上办事大厅、织网工程、协同办公、在线监督等平台有效对接与业务延伸。各应用平台均基于云架构和云技术构建,实现了移动办公,确保随时、随地应用。

  到“十二五”末期,罗湖以协同办公平台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大平台已逐步打造成为全体覆盖、全员应用的党政综合一体化工作和服务平台。区领导、区属各部门、社区工作站等所有人员都是平台的用户,根据权限配置调用不同资源,基本上实现了全区无纸化办公。

  “十二五”期间,罗湖电子政务网、罗湖社区家园网已成为政府与企业、公众互动的窗口。网上办事大厅、织网工程已承载辖区所有审批服务事项与便民服务内容;五年完成两期WIFI热点建设,实现公共区域WIFI覆盖,“智慧罗湖”WIFI日均认证访问人次超过8万;建设各类公共区域视频监控4000多个,辖区公安、城管、街道、交通、三防、应急指挥等近20个部门共享视频资源,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平安城市建设。

  打造“智慧罗湖” 顶层设计先行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罗湖区当年即启动完成了“智慧城区”“十三五”规划。规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系统整合为路径,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以服务民生、促进城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区现代化深度融合,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区,全面支撑罗湖振兴发展。

  规划遵循中央网信办关于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立足罗湖实际,突出罗湖特色,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区。

  根据“十三五”“智慧城区”建设目标,罗湖正在实施“三中心、一平台”建设、“智慧政务”建设、“智慧城区管理”建设、“智慧民生”建设、“智慧社区”建设、“智慧产业”发展等六大工程,强化平台与技术整合,形成开放的技术支撑总体架构。突出城区现代治理、精细管理与便民服务,构建多元的智慧管理与服务体系。基于技术支撑与智慧服务体系,重点打造“三中心、一平台”,实现“五个智慧”。

  2016年12月15日和今年2月27日,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两次主持召开“智慧城区”专题会议。听取了区科技创新局关于“智慧罗湖”“十三五”规划和“智慧罗湖”推进和实施的情况汇报,明确了“智慧城区”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会议指出,建设“智慧城区”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和知识经济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城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罗湖要学习借鉴兄弟城区的先进经验,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体验导向,创新工作思路,从需求端和供给侧同时发力,优先在智慧政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民生服务方面下足功夫,快速推进智慧罗湖建设,努力实现智慧城区建设从电脑向手机、从无纸化向智能化、从数据的互联互通到挖掘应用的转变。

  智慧政务:一级政府一个平台

  2017年对罗湖的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今年4月10日,罗湖电子政府一级平台正式启用。一级平台承载、支撑、管理与融合区内所有应用平台,实现基础资源与用户体验高度统一,真正实现了一级政府一个平台的目标。它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也节省了重复建设的时间与财力。更为重要的是,电子政府一级平台通过资源的全面整合,提升了对企业与公众的服务水平,助力罗湖进一步打造服务型政府。

  罗湖区科创局负责人介绍,罗湖电子政府一级平台充分发挥云计算在资源共享、支撑能力、创新建设和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应用,整合与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资源,采用单点登录统一认证技术,整合协同办公、网上办事大厅、权力监督、织网工程、商事主体监管、综合执法六大系统,实现一个账号可通行所有系统,大大提高办公效率。这意味着,即便涉及不同的业务系统,也无需在不同平台通过多个账号登录。同时,平台还会显示出所有与账户相关的待办事项,让用户一目了然。

  罗湖区电子政府一级平台前台界面分为协同办公、城区治理、审批与服务、干部管理、督查管理等8大主题,清晰明了,有效解决了因图标过多导致的显示混乱等问题;后台界面分为管理员、运维、系统开发商、租户4种角色,配合数据治理、测试平台等应用,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据了解,传统的电子政务系统一般只有前台与后台两个层次,罗湖区电子政府一级平台颠覆了传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模式,完全基于云架构搭建,集开发、测试、运维、管理四大功能于一体,今后新建各类信息系统均可依托该平台,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罗湖区电子政府一级平台的最大亮点在于采用多租户技术,实现不同租户之间可共用相同程序功能,目前应用市场有高达153个模块,各模块可以自由组合,形成主题鲜明的智慧政务应用体系,充分满足各用户日常办公需求,实现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

  此外,罗湖还在全区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全面推进数据治理与交换,立足已有数据存量,建设数据治理与交换平台。整合与挖掘各类平台或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形成数据清洗、比对、整合机制,提升对多元采集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处理能力,构建权威的政务大数据体系与数据应用体系,实现数据共融共享和挖掘应用,重点支持网上审批与服务业务。

  罗湖有关业务部门基于电子政府一级平台已沉淀数据,开展政务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研究,围绕城区管理与服务、经济运行、日常运行、动态监测、决策分析等多维度,提出政务大数据统计分析应用需求。优化一级平台已有统计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模块,提升数据对管理、服务与决策的支撑作用。《罗湖区数据治理与交换平台设计方案》正在编制之中,将在明年实施开发。

  “智慧城区管理”:让罗湖更美丽

  “十二五”期间开建的8大平台之一——罗湖综合执法平台也于今年正式启用,它基于强大的电子政府一级平台信息支撑,实现执法流程再造。平台主要包括基础执法信息管理、移动执法、执法流程、执法监督、执法信息公开、执法信息查询统计、执法信息GIS展现、执法车辆信息化管理等。

  罗湖综合执法平台将全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事项纳入并进行管理,实现事项目录标准化、自由裁量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化、通用文书标准化。平台统一全区执法车辆、执法人员、执法对象等执法基础资源,实现执法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全过程、全流程地在线办理行政执法案件,实现移动执法,在移动执法终端实现各类现场信息的综合采集和取证,改变以往执法办案手工操作,减少了行政成本,全面提高执法工作效率。

  罗湖综合执法平台可在政府门户网站实现执法信息公开和执法结果公示,形成透明、统一的执法管理平台,并依托全过程、全链条的精细化流程管理模式,监督执法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办理时限、经办人员、批准人员和办理质量,明确责任,为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便于梳理综合执法风险点,打造廉洁高效、市民满意的执法电子系统。

  罗湖区还开发完成了遥感卫星数据服务城区管理项目,推出“遥感罗湖”智慧应用,快速、准确和实时地获取资源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数据,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该系统引入卫星通信、遥感、定位等应用服务资源,应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地理信息系统等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和地面视频资源互补,形成天地一张网。系统对罗湖辖区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一月一更新,覆盖全区10个街道办事处,定期动态监测新增建筑、水面积和森林绿地,同比、环比建筑图斑、水面积和森林绿地变化,监测数据贯穿城市治理管理全过程,强化对城区信息多元获取与精准感知,为政府各部门进行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全新的参考角度。

  “十三五”期间,罗湖将全面推动城区管理智慧化应用。依托新兴技术,不断深化公安信息化应用,强化事前预防,切实提升公共安全防范与处置水平,推动智慧公共安全。强化视频监控资源在城区管理中应用,提升城区管理精细化水平。构建“大分拨、大融合、大联动、大数据、大督查”的城市管理和社会事件处置一体化平台,规范全区社会事件、城区管理事件处置流程,包括事件分类目录、事件来源、责任体系、处置流程、办理时限、目标考核、统计分析等,实现统一受理、统一采集、统一分拨、全流程办理与监管、统一评价反馈、统一绩效考核等一体化流程。建设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和城市运行管理与指挥平台,接入辖区公共安全、安全生产、三防应急、社会事件、城管事件、多元采集城区信息等所有城市管理数据资源,实现快速反应与统一指挥,提升城区管理智慧化水平。建设城区管理智能预警分析与处理次级平台,强化对城区管理事件、社会事件、人流量及多元采集城区数据进行挖掘、统计分析与建模,形成事件与人员聚集热力图,构建事件多发监测预警、突发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智慧民生”:让群众少跑腿

  2016年度,罗湖区电子政务网在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区县级)中再次荣获全国第一名。电子政务网的历次改版升级都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针对用户体验进行设计,网站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更方便市民或企业办事,最新版的罗湖区电子政务网站建立了市民主页,信息、办事、应用三项服务的可全方位订阅。市民或企业可根据需求定制全网站各类信息和服务,网站资源管理平台通过跨平台的方式,主动将订阅的信息和服务推送到市民或企业的桌面或移动终端,成为全新的政府网站服务方式。

  罗湖电子政务网PC网站和移动版网站内容完整统一,各终端都包含网站所有的信息和服务,“两端”完全兼容、无缝对接、平滑迁移,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受到群众喜爱。

  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规划先天不足留下了微循环不畅、商业旺地和老旧住宅区停车难等后遗症,严重制约了第三产业占比高达95%的消费型经济持续发力。罗湖全面振兴发展基本思路就是“消费引领、创新驱动”,加快打造精致精品精彩罗湖,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信息化手段消除停车难“短板”2016年提上了区委区政府的议事日程。去年底,罗湖用创新思维打破商业旺区停车难瓶颈,在全市首推精准停车智能服务。

  “罗湖区智能停车引导系统”上线打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头炮。深圳市民或外地消费者、游客在不改变使用习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凯立德导航享受精准、便利的停车位信息服务,无需另外下载APP。智能停车引导系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开发数据管理平台,采集罗湖区商业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实时数据,清洗校核停车位数据的准确度,开放实时停车位数据给知名互联网导航软件,实时收集导航软件的用户使用情况数据,对停车场实际负荷情况实现动态监控,为构建“智慧商业”体系提供重要的数据、技术支撑。

  罗湖区智能停车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地图导航、实时路况、车位引导和空车位数据实时更新等,融合了政府、互联网企业、停车场解决方案提供商等渠道的动、静态停车场数据,如停车场位置、各停车场停车位总数、实时动态的车位空余数据等,可以实现在线高效的停车位信息查询和引导服务。这项服务突破了各停车场间的信息孤岛,融合后的数据将与交通路况数据实现良好互联互通,引导车辆避开拥堵,提升市民停车的便利性,减少行车排放。用户可使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凯立德导航进行目的地空车位查询、规划行车路径导航、预测行车时间等操作。该系统还可以对用户到达目的地后的车位空余情况进行预判,在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为用户推荐临近的停车场,并告知用户停车场收费标准等情况,供用户选择。

  罗湖区智慧停车引导系统,开创了政府与知名互联网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合作的先河,实现了“四个精”:一是分析精准,挖掘整合数据。二是技术精湛,访问渠道多样。三是服务精细,关注用户体验。四是定位精确,致力打造智慧城市。目前,罗湖区科技创新局正在对系统进一步优化。后期拟引入社会资本,对老商业区、住宅区停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无卡通行、错峰停车、反向寻车和移动支付等,并引入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变停车烦恼为享受,方便居民和消费者。

  “十三五”期间,罗湖将推进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引入市场机制,建设区级教育信息化平台,深化教育信息化服务内容,构建“罗湖教育云”综合应用与服务体系。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满足教、学、研、管、培一体化应用需求。推动大数据、云技术、移动互联网在教育管理、教学改革、教师研修、教育评价、家校互动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推动智慧教育与智慧校园建设。加快建成区卫生信息化平台,突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应用,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卫生服务融合和创新,实现在线预约诊疗、诊疗报告查询、检验检测结果互认等便捷服务及远程医疗服务。强化医疗大数据应用,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及移动应用,改变健康管理方式、重构就医方式、改善就医体验,让患者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