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法衔接”促进执法规范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更新时间:2017-08-21


本报讯(记者陈创中 通讯员韦磊 王磊) 今年5月,广东省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以下简称“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广东省联合开展打击互联网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清网行动”工作方案》,旨在要求各有关部门深化对食品药品领域“两法衔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是广东省检察院在食品药品监督领域发挥“两法衔接”机制作用,通过依法精准打击,提升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信心的又一举措。

实际上,广东省检察机关开展“两法衔接”工作以来所涉及的领域并不仅仅限于食品药品等几个重点领域。截至目前,光纳入到省级“两法衔接”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已经多达42家,基本上已将具备转化为刑事案件可能性的行政执法项目全面纳入“两法衔接”范围。

“两法衔接”实现动态监督

“作为全国仅有的8个建成省市县三级联通‘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的省份之一,广东检察机关立足侦查监督职能,不断加大‘两法衔接’工作力度。”广东省检察院侦查监督一处处长刘顺龙介绍,“我们着力打造的‘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具备案件移送、跟踪监控、预警提示、监督管理、案件查询、统计分析、执法动态、法规查询等八项主要功能,初步实现了‘网上移送、网上受理、网上监督’的工作目标。”

据介绍,“两法衔接”工作信息共享平台是在现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框架下,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网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之间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信息互联互通。行政执法机关在规定时间内,将查处的符合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案件信息以及虽未达到刑事追诉标准,但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政执法案件信息等录入信息共享平台。各成员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将移送案件、办理移送案件的相关信息录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网上移送、网上受理、网上监督,切实做到该移送的移送、该受理的受理、该立案的立案。

广东省检察机关通过充分运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平台录入案件的审查,实现对行政执法领域网上动态监督。自2013年以来,全省行政执法机关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13839件,其中检察机关建议移送1044件,公安机关录入立案决定7622件、不立案决定892件,逮捕2270件,起诉1973件。

内外联动形成打击合力

近年来,广东省检察机关加强内外联动,形成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对内,加强检察机关侦监、公诉、反贪、反渎、民行、控告申诉等部门的协作,形成信息互通、线索互移、资源共享。对外,从2014年开始,运用“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结合广东实际情况,每年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立案监督活动。

目前,广东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已经牵头召开了四次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按照中央和广东省委的要求,坚持应进必进,实现成员单位全覆盖,将有行政执法权的单位全部纳入联席会议,将具备转化为刑事案件可能性的行政执法项目全面纳入“两法衔接”范围。每次联席会议的召开都对前一阶段全省开展“两法衔接”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下一步,广东省检察机关将通过‘两法衔接’机制,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土地规划、劳动保障、网络监管、金融稳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执法监督力度,坚决扭转这些领域违法犯罪‘打不疼、打不透’、违法成本低的突出问题。”广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小东介绍,同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提前介入和联合执法等机制作用,积极探索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机制,确保案件查办做到行动依法规范、证据收集及时、事实查证清晰、问题协调解决、移送立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