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检务”成为电子政务新风口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新时间:2017-09-11

地方“智慧检务”风起云涌 “智慧检务”成为电子政务新风口

地方“智慧检务”风起云涌

2017年6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检察大数据行动指南(2017-2020年)》,要求全国检察机关将依托大数据及智能语音等前沿科技,统筹利用以司法办案数据为核心的检察数据资源,建立检察大数据总体架构,营造大数据应用良好生态,打造“智慧检务”。

在最高检“检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之前,地方上的“智慧检务”早已风起云涌,北京、浙江、山东、贵州等多个省市检察机关均建立了“大数据”平台,且运行成果斐然。

以北京“检立方C-139”大数据辅助决策平台为例,该平台于2014年建立,已采集案件信息60万件、业务数据1.1亿项,整合了四大资源数据库和160个系统功能,通过挖掘、分析765项指标和4300名人员信息。

2017年4月,“检立方”进一步转型升级打造了检察管理监督平台系统1.0版,已正式上线运行的这一平台将建设成为检察管理监督体系的主阵地和中枢,实现全程网上留痕、动态管控,全院、全员、全过程管理监督。

2016年3月,浙江省检察机关与阿里云签署围绕浙江检务云计算平台建设和数据上云、应用上云加强合作,依托电子检务工程,同步建设“浙检云图”、“浙检云视”、“浙检云政”、“浙检云侦”平台。

“浙检云图”大数据可视化应用平台分总屏和分屏两部分,总屏展示6大业务条线共27个核心指标项。各业务分屏展示侦监指标19项,公诉指标22项,未检指标19项,执检指标22项,控申指标14项等。在全省地图区域展现数据地区分布情况和实时办案数据信息,将分析后的数据以动态、直观的多维报表、图形形式展现,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2016年9月,贵州检察大数据应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2017年,贵州省检察院出台《推进大数据应用的实施意见》,并将2017年定为大数据应用推进年。

截至目前,运用该系统对贵州近两年办理的14100件故意伤害案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要素偏离2332件,量刑偏离2395件,证据风险674件;结合网上案件质量评查系统,已评查各类案件100352件,发现和纠正实体性瑕疵30余个,已由办案单位整改纠偏。

图表1:地方“智慧检务”进展

地方“智慧检务”进展

 “智慧检务”成为电子政务新风口

随着电子检务工程深入实施,新的应用系统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涵盖司法办案、检察办公、队伍管理、检务保障等各类检察数据资源将进一步充实。全国部分检察机关也逐步开始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智能检索、类案推送、辅助定罪量刑、绩效管理中的作用,检察大数据应用已初具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有足够的经费保障,《行动指南》指出要应依托现有的项目资金,同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开展检察大数据重点、急需项目的建设和应用。在电子检务工程二期规划中突出大数据项目的经费保障,各级检察院将大数据应用纳入智慧检务建设中,探索建设常态化的科技期间经费保障机制。

政府在电子政务的大手笔投入成为“智慧检务”发展的有利依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周期中承上启下的一年,许多项目开始陆续上马,政府IT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增速为9%,达到657.6亿元。

图表2:2011-2018年我国政府行业IT投资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2008-2022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随着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电子政务是重要抓手。特别是十八大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之一,意味着信息化将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预计未来5年内,电子政务仍将保持13%左右的稳定增长,到2022年或可达4456亿元。

图表3:2008-2022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2011-2018年我国政府行业IT投资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