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晏: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和“保姆式”服务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8-10-23

     贵阳10月22日电 日前,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做客新华访谈,畅谈贵阳市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

以下是访谈实录:

新华网:请介绍一下贵阳市是怎样开拓创新,发挥区域及产业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

贵阳市委副书长、市长陈晏: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的丰厚土壤,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贵阳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以政府数据共享开放为突破,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重点,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为目标,让政府“放权”、对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给市场“腾位”,制定了《贵阳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评办法(暂行)》,构建了贵阳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贵阳市荣获2018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称号。

一是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我们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先手棋”和“当头炮”,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采取取消、合并、下放等措施,精简和下放各类行政许可事项,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出台了《贵阳市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和《贵阳市行政审批基本流程管理办法》,明确权力清单编制、调整、公布和履行审批职能的基本流程,全面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化、审批材料规范化、审批流程标准化、审查标准透明化,有效压缩了审批自由裁量权,有效精简了束缚着市场主体的“无形枷锁”和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有形之手”,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做到一张清单管边界、一张清单管审批。目前,贵阳市已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类审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3项,取消不合理审批事项129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7项。同时,我们还全面实施“简证便民”行动,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各种证明,共取消涉企涉民证明事项199项。

二是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我们充分发挥大数据发展优势,强力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在2017年底,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市、区两级政府数据资源全量目录的城市,建成投用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市、区两级365个部门、1385个系统、14053项的数据资源目录进行集中存储、统一管理、适时共享。在此基础上,依托一张电子政务外网和一朵“云上贵州·贵阳平台”云,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使群众和企业通过唯一身份号,只进一次网上办事大厅虚拟门或政务服务中心实体门,只填一套表格,就可一次性完成业务办理,初步构建起“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号、一扇门、一支笔、一次成”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贵阳模式,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全市26262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实现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办理和网上查询(市级805项、县级25457项),市级、区级行政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分别压缩60%、50%以上。

三是全面实施精准服务。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第三方动态评估,及时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及时解决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政府的服务效率助推企业发展效益。在服务方式上,全力当好“保姆”和“店小二”,探索建立个性服务、专员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创新服务,开通和公布24小时电话投诉专线,为项目从引进、落地、投产、见效等每个环节提供全过程服务,实现重大招商引资项目100%全程代办,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在要素保障上,我们坚持分级分类调度制度,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一事一议,因企施策,及时帮助解决融资、用工、用地、市场等实际难题,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信心,推动项目快建设、企业快发展、经济稳增长。比如,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方面,我们大力推进“大数据+金融”,积极搭建政企银合作平台,推出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数谷e贷”系列产品,以信用评级确定贷款额度、放款进度,助力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在减税降费上,我们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实施“一体化”申报缴税,推行“套餐式”服务,全面落实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措施,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和机构,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仅2017年,全市减免企业税费151.68亿元,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3.667亿元;取消人事关系档案保管费、土地交易服务费等6项涉企中介经营服务性收费和2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减轻企业负担7047.78万元。

四是全面推进改革创新。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现场会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已明确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商环境评价,我们牢牢抓住这个难得机遇,趁势而力、奋力突破,从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入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全力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城市。

重点突破、带动改革。贵阳市是全国首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当前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围绕“压减三分之二的审批时限”的目标全力推进改革,今年压减至120个工作日,力争压减至100个工作日,明年6月底前,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间。为此,我们运用大数据手段,打通数据壁垒,打破部门藩篱,优化再造审批流程,精减、下放审批事项和条件,合并办理审批事项,压缩立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阶段审批时限,健全完善“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审批体系,努力在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中创造贵阳经验、贡献贵阳智慧、打造全国样板,通过改革改出生产力发展的新环境、改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天地。

打造特色、引领改革。近年来,贵阳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已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并且全部接入网上办事大厅,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审批事项。为更加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我们优化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功能,重点在窗口服务上出实招、谋创新,创新开展“不能说不行,怎么做才行”和“窗口无否决权”改革,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站式”审批服务,规范窗口办理流程清单、审批清单、职责清单,使企业和群众清楚如何办事、找谁办事、在哪办事、怎么办事,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一次即办成”。

巩固成效、深化改革。我们边改革、边总结,边推进、边提升,不断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比如,我们在贵阳国家高新区成立全省首家“一个印章管审批”的行政审批局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中心,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35项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实行“一枚印章审批”,这是我们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把试点成果总结推广,全面推开,打造营商福地、投资高地。比如,我们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推行多证合一,持续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工作,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15.3个工作日缩减至现在的8.5个工作日内,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市市场主体超过48万户、注册资本超过2万亿元,日均设立市场主体228户、企业84户。比如,我们以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推进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服务监管,变部门审批把关为企业信用约束,最终实现企业投资一般“零审批”,让企业轻装简行、大步前进。

五是全面打造智慧政务。我们依托“云上贵州”平台,建成投用贵阳分平台、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增值服务平台、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等平台,并建立标准统一、支撑有力的全市数据共享网络体系,实现网通、云通、数据通,有力促进了智慧政务建设,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比如,我们建立了41家市直部门全覆盖的“数据铁笼”工程,对权力运行轨迹留痕追踪,从源头上对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使监管方式由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变。比如,我们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基础上,出台实施《贵阳市深化改革运用大数据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探索建立了“一笼、一库、一网、一平台、N应用”的社会信用体系,制定公布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红黑榜”,推动违法线索互联、监管信息互通、处理结果互认,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比如,推出“筑民生”、“社会和云”等社会管理服务APP,实现185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理”,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安全的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