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在厦门市统计局和数字福建大数据基础技术厦门研究院指导下,由厦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主办,厦门市统计学会协办的“大数据+统计”学术研讨会在厦举行。国家、省、市、区统计系统领导、数字经济产业主管部门领导、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专家、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厦门大数据研究服务基地成员单位、厦门市统计学会会员代表、数字经济相关协会代表以及媒体朋友们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议。
厦门市统计局局长孔曙光为学术研讨会致辞,他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现有的统计方法和数据生产流程越来越难以满足统计工作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何获取更全面、更准确、更快捷、更有效的统计信息,摸索出一套新型统计体系、流程和方法,不断提高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决策,成为当下统计发展的重要课题,希望能通过此次学术研讨会,汲取各方思路,共同推进厦门市统计制度方法和服务创新。
由厦门市统计局依托厦门市电子政务内外网和和政务云平台打造的“厦门市统计经济综合分析平台”成功在研讨会上举行了上线仪式。随后,厦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厦门大学)组织实施的数字经济产业检测服务平台项目也在此次研讨会上成功举办了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的实施是首次以“大数据+统计”的方法在数字经济领域实践尝试,并结合数字福建建设,探讨省、市、区在数字产业统计、监测与服务上的新方法。
研讨会的主题演讲部分,邀请了来自政府、业界、学界的5位嘉宾围绕“大数据+统计”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首先,中国统计信息资讯中心执行主任,江青女士从国家层面以“统计创新与大数据应用”为题进行了演讲。她认为,面临信息数据爆炸和统计行业的尴尬现状,统计部门需要向优质的数据服务职能转变。她强调了国家统计创新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重点突破、统筹规划、统一规范,和5个工作要求:创新思想观念、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责任担当、抓好重点突破、注意数据安全,并对工作的重点方向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
接下来,厦门市统计局孔曙光局长以“统计创新的厦门实践”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引用原新加坡国家统计局局长和联合国统计司司长张保罗先生的一句话——“国家统计机构目前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 指出新经济的风起云涌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统计机构和方式难以应对,急需改变,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政府统计在指标、方法、技术、渠道等方面适应形势的发展,广泛地采用政府和公共部门行政记录信息共享,同时与相关公司企业尤其是掌握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公司合作,参考、引入和加工处理其有用数据,从而更新或部分替代目前的数据生产流程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应对挑战。孔局长还对厦门市“三新”统计工作进行了介绍,强调要加快厦门市统计数据信息平台建设,联合各界力量来推进厦门市“三新”统计工作创新。
厦门大学科技处处长、数学科学学院谭忠教授,从学术机构视角,介绍了其所在数字福建大数据基础研究院2018-2019年所进行的大数据研究内容。他指出学术界应该挖掘出大数据背后的本质,用理论来分析大数据,来帮助进行数据预测和优化决策。
厦门市经信局软件服务业处处长韩绍兵,从产业角度,代表数字经济主管部门,以“数字经济观察”为主题进行了演讲。着重对数字经济的内涵、政策指引,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传旺,在研讨会上解析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模型的几个关键问题。他强调了界定数字经济的产业的三个标准和数字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并结合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特点,构建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dex, DEDI)。
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政、企、学界50余名统计、大数据专业人士参加,是集聚各界力量,对“三新”统计工作创新方法的一次成功探索,标志着厦门市在促进统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统计现代化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