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进政府某项工作实施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也是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挟学生以令家长”的方式强制要求关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一览无余,积极意义亦大打折扣。
据媒体近日报道,一些部门举办评选、考核活动,借助网络投票来扩大市民知晓度和参与度,收集民意。但有的地方相关部门为了完成“民意考核”任务,动用行政权力和种种关系,向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摊派任务,通过老师向学生及其家长拉票、求赞、圈粉。
对于各地各有关部门来说,通过网络征求民意公开听取建议,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以打开言路、集思广益。不曾想,本来是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举措在实践中却大大变味,甚至在某个“榜样评选”活动中出现这样一幕:“老师发来的通知……规定每个IP每天点赞50次”。面对如此要求,家长心理阴影面积无疑呈几何级数增长,从生理来说也是个彻头彻尾的体力活。试问,多少人有过每天就同一内容点赞50次这样不堪回首的经历?于是,家长们“按照指定候选人的序号,每天重复打开、点赞、截图、关闭、再打开”,原来初衷良好的评选活动成为一出扰民的闹剧。
此类强制拉票、求赞、圈粉的荒唐举措之所以“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运用、推广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四风”问题卷土重来,乃至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表现。比如据媒体报道,某地开发出政务微信公众号,当地教育局要求师生和家长关注其公众号,并要求学生及家长签名承诺“关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进政府某项工作实施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也是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挟学生以令家长”的方式强制要求关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一览无遗,积极意义亦大打折扣。
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信息技术将会成为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手。各地各有关部门在运用、推广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四风”问题予以高度警惕。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将会极大提升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法治化水平;如果在运用、推广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四风”问题如影随形扩散开来,那么就有可能把对群众权益的侵犯程度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级。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可以预见,未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还将围绕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广不断发力。为了有效遏制信息时代的“四风”问题,可以考虑出台全国统一的能与相关法律法规对接的电子政务标准和监管要求。目前各地各有关部门在电子政务方面创新之举不少,如果始终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容易给一些因为“四风”问题引发的信息化怪象留出上下其手的空间。(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