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社区治理走出“智理”模式
来源:成都商报 更新时间:2019-04-08

大数据平台+网格化 郫都区社区治理走出“智理”模式

网格员深入社区,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后,立即通过移动终端将问题现场拍照上传,成都市郫都区综治中心接收问题并及时派单督办。督办经手人收到派单后立即履职,并将督办情况反馈回中心,由中心监督其完成情况。

此外,郫都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还依托大数据定期对社区的社情进行分析,并出具《社情分析报告》,分发给社区、街道及相关部门。报告不仅包括社情的件数、督办情况,还能统计分析出该社区主要出现的问题是什么,便于相关部门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大数据来帮忙 1个月警情下降超50%

“我们社区体量太大,管理起来不容易”,郫都区红光街道高店社区党委书记祝琳介绍,该社区共有20700多住户,常住人口超过45000人。过去,社区盗窃、电信诈骗、车辆乱停乱放及流浪犬只等问题时常困扰居民,“以前治理起来比较茫然,不晓得该把重心放在哪里”,祝琳坦言。

而近段时间,这种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祝琳表示,从2018年11月开始,他们每个月都会收到郫都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提供的《社情分析报告》。该报告不仅包含了各社区的问题汇总、解决情况,还依托大数据平台对社情进行了统计分析,哪些社区容易出哪一类问题,一目了然。

“我们通过报告,发现社区内某些地方属于易发生盗窃的点位,对此,我们立即进行了排查,发现有监控盲区”,祝琳表示,除了及时安装监控摄像头,网格员进行入户宣传,此外,网格员还监督物业公司加强夜间巡逻及对出入社区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登记。“目前,我们还在考察人脸识别系统,不排除将来将其作为管理的手段”,祝琳表示,目前小区内盗窃情况基本可控。“1月份我们接到盗窃等警情83件,在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后,2月就已经下降到41件”。

出具《社情分析报告》

哪里不对“堵”哪里

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区县、四川省首个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郫都区利用大数据平台,深化网格化管理,用现代化手段助力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的社区“智理”模式,让社区管理更有针对性、方向更明确。郫都区社治委副主任薛松表示,“依托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够实现对问题的及时处置,还能够提供科学的分析报告,让治理更科学、更高效”。

他拿出一份《社情分析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区信访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各街道办提供的数据汇总分析,显示2月份郫都区信访数量、网络理政数量、公安110接警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数据显示,2月各区级部门、各街道办网络理政转办环比下降31.4%;诉求解决率环比提高3.9%;平均回复环比提高11%。与1月相比,14个街道警情均不同幅度下降,安德街道、友爱街道、德源街道、犀浦街道、新民场街道降幅超过50%“你看,按网络理政事件性质划分来看,反映问题最多的是违建及住改商,其次是城市管理、物业管理、噪音污染等。而违法犯罪警情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也一目了然”,他表示,这样一来,各街道及相关部门就能针对问题及时响应。

“我们的‘百日攻坚’行动时间表和路线图也已经明确”,他介绍,3月26日至5月26日是排查整治阶段,将以街道为主体,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全面开展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5月26日至6月26日是集中攻坚阶段,将针对基层难以处理、易引发矛盾导致社会风险的重难点问题组织集中攻坚。6月26日至7月26日是建章立制阶段,郫都区还制定配套办法,结合社情民意收集机制,建立“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工作研判机制、统筹收集机制、派单督办机制……“我们要严格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来‘逗硬’”。(记者 龚靖杰)

 原标题:大数据平台+网格化 郫都区社区治理走出“智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