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信息富民工程开辟服务“三农”新途径
来源:河南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不仅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且是一座资源禀赋优越的城市。开封是国家小麦、花生、棉花重要产区,西瓜、花生产量居河南之首,大蒜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开封还是国家奶山羊基地、细毛羊生产基地、淡水鱼生产基地,畜牧业总值、人均产值走在全省先进行列。对于开封这样的农业大市,如何解决新时期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信息不畅的问题,为广大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这既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服务“三农”的必需条件。去年,开封市委、市政府通过政府组织,社会、企业多方参与,全面实施信息富民工程,有效地解决了新形势下诸多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探索出了一条信息化服务“三农”新途径。

    ——缩小城乡差别,农业信息化应用日益广泛。缩小城乡差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统筹原则,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先后投资3亿元用于农村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农村传输网2000多公里,农村移动电话基站达220多座,约占全市的2/3。重点加大了对偏僻地区的网络覆盖,利用无线接入技术有效消除信息盲区,农村移动通信覆盖率超过了99%,为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基础保障,农村移动客户由“九五”末的25%猛增至“十五”末的54%。农村手机用户普及率已达到10%,除去外出务工人员,普及率达到15.5%,为市政府组织实施信息富民工程提供了有力地支撑,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子政务”、“警务通”等信息产品的应用不断向城乡延伸,金融行业小额支付、数字抄表等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打造“信息品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封市委、市政府结合农村实际,把“手机镇”、“手机村”作为农村信息发展的重点,着力打造“信息品牌”,以点带面,推动信息富农。2003年率先在全省启动了“手机村”、“手机镇”建设工作,先后建成十八里镇、东万村等手机镇1个、手机村33个,当地移动电话普及率接近20%。在建设“手机村”、“手机镇”的进程中,针对农民致富信息相对缺乏等突出问题,适时推出“农信通”,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对各种惠农信息进行广泛搜集、梳理和传播,使大批农民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获取了大量致富信息,走上了致富之路,对周边村镇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效应,促进了周边村镇农民信息化需求和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目前,尉氏县已成了全省远近闻名的鱼、鸭混养和生猪饲养基地。中央媒体“信息化服务三农采访团”赴尉氏县进行了采访,对信息化与市场有机结合服务“三农”形成良性循环的成功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拓宽信息富民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针对广大农民科学致富、信息致富日益高涨的现实需求,为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曾经是奢侈品的手机,开封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降低农民使用移动通信业务门槛,移动公司专门投资200万元为农民定制了2万部价廉物美的手机,推出了购机每人赠送一定话费补贴等一系列惠农举措,使24万农民用上了“农信通”。去年,全市涌现出了174名“农信通”致富能手和23名“农信通致富带头人”,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信息富民的魅力。

    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实施信息富民工程的过程中,面对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科技和文化需求,在全市85个乡镇广泛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聘请农业专家组织讲座,为农民科学种田、科学致富排忧解难;组织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文艺演出,开拓农民的视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在科学致富、信息致富的同时,逐渐告别了过去封闭的生产生活模式,解决了农村部分富余劳动力。2005年,开封市实现劳务输出95万人次,劳务收入达46亿元。

    信息富民工程的成功实施充分说明,推动农业信息化,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加大投入,力量有限,方式单一。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及农业信息化问题,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资源,采用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手段,迅速传递给农民。政府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信息化和社会化。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中,加大与涉农部门、涉农单位、涉农企业的合作,做好各种涉农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及时更新,为广大农民提供实用信息和信息的延伸服务,把自身的发展战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重点相结合,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与当地经济共同成长,从而取得双赢结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 者:开封市人民政府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