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应急厅: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应用
2月7日,都市新闻记者从省应急厅获悉,针对目前面临的疫区隔离、开工不足、人员聚集流动管控、监管执法难以直达现场等新情况新问题,贵州省应急管理厅要求全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应用,实现网络化、远程化监管服务,尽最大努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工作。
据统计,目前全省现有在用部、省两级开发部署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共计以下四类19项。分别是安全生产监管类(10项)、自然灾害防治类 (2项)、应急指挥调度类(6项)及公共政务服务类(1项)。
省应急厅科技和信息化处将对上述19项系统应用编制系统操作指南,以“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双重预防控制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防汛抗旱态势分析系统”为重点,分门别类编制各系统操作手册和应用指南,明确各系统操作程序、功能应用、效果展示及其各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的用户账号和初始密码,并予以公布,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省应急厅各职能处室(中心)下载和使用。
同时,各市(州)应急局要结合各行业领域监管需求,明确系统推广应用责任科(处、股)室,并安排1名系统管理员,集中精力做好系统应用工作。
并要将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监管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相关单位尽快完善相关系统信息,积极运用系统开展工作。通过系统在线操作及其网络化、远程化应用,实现信息互融共通、业务协同处置和远程化监管。
省应急厅要求,要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深化“互联网+”应用。各地各部门要紧盯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重大风险、重大隐患、重点灾害、重要设施、高危作业等关键环节,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在线跟踪核查、视频抽查调度、群众电话举报等方式,确保安全监管更加精准有效。
省应急厅强调,对蓄意瞒报、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要纳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管理或列入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范畴进行重点监管。
省应急厅将通过“双控”系统中“考核指标”功能模块对各地“双控”工作推进情况开展总体评估、在线考核和量化排名,并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和省应急厅门户网站上以实时动态呈现的方式向社会予以公布。
省应急厅明确指出,相关市(州)应急局要结合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和“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认真履行煤矿行业综合监管职责,积极主动与本级能源部门对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接入工作,加快实现部门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信息数据融合和业务协同应用,共同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实时动态监控和远程安全监管。
同时,相关市(州)应急局要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际应用,持续提升本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
按照应急部统一部署安排,有序督促辖区内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化工、工贸、电力等企业加快推进该系统相关数据集成、系统接入、信息上传、实际应用工作,建立健全在线监管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在线监管规章制度,明确指定专人负责值守运维,有效保障系统持续可靠运行。
都市新闻记者 刘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