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综述
来源:渭南日报 更新时间:2020-06-16

“智慧法院”助力审判质效和公信力“双提升”——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综述


打开手机,当事人就能掌上实现立案、查询、缴费;“隔空审判”,彻底打破法官开庭的空间限制;借力大数据,对全市法院案件受理和结案情况进行研判;坐镇执行指挥中心,执行行动现场画面实时回传,还能实时远程连线指挥,大大提高执行行动的精准性和效率……

近年来,市中院抢抓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力推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速,先后完成了机房网络线路布设、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法庭升级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向智能化转型项目建设等工作,通过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及司法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提速再提速

2014年以来,市中院不断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步伐,把信息化建设当作法院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断深化法院信息化应用,在方便群众诉讼、扩大司法公开、服务法官办案、提高审判质效、优化法院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实现了由传统法院向“智慧法院”的转型升级。

2015年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完成信息网络工程、机房升级改造、执行指挥中心、数字化审委会议室等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完成科技法庭向数字法庭转型升级、执行指挥中心智能化及机房虚拟化储存库等项目建设。2018年引进“机器小法人”,为当事人了解诉讼程序,案件受理风险评估及普及法律常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019年建设完成了全市法院办案数据中心,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市法院案件受理和结案情况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完成全市法院移动办公系统建设,解除了只能在办公室和内网办公电脑上进行办公的束缚,让全市法院干警在办公区域处完成日常申报及审批工作;总投资为1.5亿元,在建市中院现代化审判大楼。

信息化助力“隔空庭审”

疫情防控期间,线下诉讼按下“暂停键”的同时,智慧法院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印证,指尖轻点,诉讼全流程即可网上实现。不仅为法官在线办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更给予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人身健康安全的双重保障。

“你那边能听到我的声音吗?”“看得清楚画面吗?”“某保险公司澄城支公司诉被上诉人澄城县某有限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现在开庭……”3月3日上午,市中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杨军组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组成合议庭正在网上进行隔空庭审。(记者梁元 见习记者任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