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黄泥塘街道: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娄底新闻网 更新时间:2020-07-08

入户摸排、采集信息、宣传政策、绘制网格平面图……7月5日烈日炎炎,尽管是休息日,但黄泥塘街道碧溪社区工作人员在街道专职网格联络员的指导下有序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今年以来,为打通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城市文明程度,黄泥塘街道创新服务管理方式,与机构改革同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改革,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迎灿担任组长的网格化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全面推行“1+20+94”“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1”即街道办事处设立1个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由办事处行政副主任周玲兼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主任。“20”即19个村(社区)和一个管委会成立网格管理站。“94”即每个村(社区)、280.360管委会下划分为94个网格。

为使网格化服务工作顺利进行,开展“零距离”指导,“零距离”服务,黄泥塘街道选派20名干部到19个村(社区)和280.360管委会担任专职网格联络员,指导、督促、协调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专职网格联络员责任大,任务重。”周玲告诉记者,专职网格联络员必须当好“三个专员”,即指导员,对村(社区)和网格员的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员,督促村(社区)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街道安排的各项工作; 协调员,积极协助网格长开展工作,协调处理各类矛盾和问题,搭建网格与街道、村(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形成合力,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按照“一格一长”的要求,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网格长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每个网格又根据实际情况配置3-5名网格员。农村网格员从村辅警、村民小组长或居住在本村的党员、村民志愿者中择优选派;社区网格员从社区工作者、社区党员、组长、楼栋长、离退休人员、物业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居民志愿者中择优选派;独立院落机关单位,按“谁主管谁负责”自行选派网格员。网格员承担政策法律宣传,社情民意信息、基础数据采集,矛盾纠纷调解,为民办事代理,优化环境服务,环境卫生劝导,安全生产监督,社会治理情况反馈、党风政风监督等职责。实现社情民意无遗漏、为民服务无缝隙、社区管理无盲点,全面提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同时,黄泥塘街道强化考核考评。制定出台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对各村(社区)、280.360管委会的网格化管理工作和联络员的工作由街道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进行考核,纳入月度考评项目。对网格长、网格员的管理考评由村(社区)支部书记和联络员负责。对网格工作开展不力、履职不到位、漏报瞒报信息、失密泄密、推诿拖拉、未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未及时上报、处理等情形的,将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对因工作失误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为街道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实现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碧溪社区是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改革工作的两个示范点之一。该社区是村改社区,又是城乡结合部,有5个居民小组5个小区,人口将近1万人,人员复杂、流动人口较多。经过3个多月的进户摸排,前期的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已经完成。 “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社区网格化服务改革其他地方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网格化服务必须精确到服务每一栋每一户每一个人。建立健全职责明确、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便捷的网格服务管理体系,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碧溪社区支书兼网格长邹跃平告诉记者,“但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打造示范阵地,为街道其他(村)社区提供好的经验。”(记者 廖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