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哲学视野下的科学社会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更新时间:2020-08-13

从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即1984年的“厦门会议”算起,科学社会学这一璀璨于欧美的学科舶来中国已近40年时间了。遗憾的是,系统述评这门学科的专著却并不多。去年年底山东大学教授马来平出版的《科技哲学视野下的科学社会学》,可谓近期本领域研究的一部佳作。

本书的前半部分从19世纪中叶兴起的知识社会学谈起,循根达杪地全幅观照了科学社会学的学脉:由科学社会学的默顿传统与贝尔纳传统,到科学知识社会学(即西欧社会建构论,简称SSK),再到齐曼的后学院科学论,一路讲到SSK最前沿的科学话语分析模式。作者细致梳理了科学社会学各流派的时代与理论背景,剖析了各自的学理衍变、理论贡献、先天缺陷以及现实困境,澄清、回应了学界对诸流派思想的误读与批评。

在清晰明快的逻辑指引下,读者得以跨越那些“最易引起混乱的误解”造就的一条条鸿沟,全面深入地读懂、悟透科学社会学在“科学与社会互动关系”(更深一层次讲,即科学的自主性与社会性的互动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研究上的思想演进。

这部学科专门史研究的佳作,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整理、导读乃至述评科学社会学核心文献的作用。对科学社会学从业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而言,它不仅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学科专门史,还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学科实用工具书。

默顿学派从科学规范、奖励制度、社会分层、交流系统等多维视角“尽展科学自主性的丰富内涵”。SSK则把默顿与贝尔纳学派未说清楚的科学的社会性“贯彻到底”,聚焦于科学知识的微观层面。可贵的是,作者并未将视野仅仅留驻于理解的层面,而是秉持“接着说”的理论自觉与自信执两用中,以推进“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契合”为己任,意图实现对欧美科学社会学传统的尝试性超越。

自1979年师从舒炜光先生以来,马来平始终将“理解科学”作为自己科研的初衷与核心关切。本书虽主体讲的是科学社会学,但是更进一步讲亦可视为作者40年来在“理解科学”这一元问题上进行理论探索的一次集中展示。

作为人类这一物种延伸的表现型,科学最初混沦于原始宗教中,作为人类驾驭自然的一种力量或工具而存在,17世纪拓展为一种典型的、发达的和高级的认识活动,层累为系统化的真理性知识,继而演化为一种先进的和完善的社会体制。

本书立足于科技哲学的视角去提炼、筛选科学社会学流变中那些经得起经验研究考验的精华理论,力图还原一幅多面体的、完整的、真实的科学形象,进而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乃至当代中国“科学观”的重建与大众普及工作建言献策。

循着这一逻辑思路,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视野顺理成章地转向当代中国,简明扼要地回顾了明末西学东渐四百余年来“科学观”在中国社会中的衍变历程、时代价值以及局限性,进而为解决当代中国“科学观”的重建乃至新时代科研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诸多问题,开展了有益的思考。最后,对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若干分歧、误区进行了系统清理,对成熟的经验与理论建构进行了概括与辨析,为学科的后续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此外,散见于书中的洞见可谓比比皆是。比如作者将“从不同的侧面堵塞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因素污染科学知识内容的渠道”视为默顿科学规范的本质,而且精确定位其适用范围为“自科学诞生以来全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那些基础研究部分”。又如,在谈到宗教与科学关系时认为“宗教利用科学已经做得很不错了……相比之下,科学利用宗教则做得很不够”,“鼓励宗教人士宣传科学”,作为“科普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等等。

尽管正如作者所言,“科学社会学要做的工作很多,路还很长”,但是通过这部著作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专著问世,为我们更好地建构科学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推动当代中国的科技与社会进步贡献一份力量。(张庆伟)

《科技哲学视野下的科学社会学》, 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