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推行“网格化+平安指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来源:法治日报 更新时间:2020-09-01


“幸亏前几天看到了此类信息,不然我就上当了!”近日,家住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城关街道城隍庙社区的李女士,收到了所谓“儿子班主任”发来的书本费收费信息,想到前几天她看到的网格员在微信群里推送的类似电信诈骗案例,及时进行了核实,免受了损失。

今年年初连续两个月的“平安指数”数据显示,当前电信诈骗案件明显增多,潍城区立即组织网格员加大防诈骗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防诈骗意识,增强抵制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免疫力”。这是潍城区探索深化“网格化+平安指数”联动融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潍城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工作理念,创新推行了“网格化+平安指数”新模式,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工作短板,提升了基层平安建设科学化水平,走出了一条“网格紧盯指数,指数指导网格”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网格服务精 管理也得强

网格化、精准化、精细化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大趋势。但是,如何解决网格评价标准不科学、资源力量协作机制不健全,实现社会治理进一步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清平社区是一个纯城市社区,居民对网格服务管理要求高,有些事情单纯靠社区干部和网格员来解决困难重重,很多时候需要街道、区直部门还有驻辖区单位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支持。”社区书记刘曰荣说。

“推行网格化管理几年来,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区半城半乡,城乡差别大,400多个网格类别不同,工作量大小差别也很大,对网格和网格员的管理考核就需要一个具体直观的衡量指标。为此,我们探索出了‘平安指数’这个工作标尺。”潍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明卫东说。

网格有“大脑” 工作有目标

为准确客观分析辖区治安状况,强化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提升,潍城区选取了群众感受最密切、影响最直接的案件警情和问题数据两项重点作为基础指标,将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维护稳定、禁毒、防范邪教等16项重点工作纳入测算内容,以实有人口为基数,测算万人平均案事件数,形成一张及时反映各街道、村居、网格平安状况的“晴雨表”,实现了“网格紧盯指数、指数指导网格”。

北关街道刘家园社区书记侯希松说:“现在我们是盯着指数抓工作,有了平安指数,就能够非常准确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对症下药,调整工作策略,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安指数”最终要落脚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上。为此,潍城区根据“平安指数”情况,对网格按照蓝、黄、橙、红予以四色预警,分别对应优秀、良好、平稳、较差四种等级,对不达标的网格进行公开曝光、挂牌整治。

问题解决好 幸福指数高

社会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为把社会治理力量“沉”下去,潍城区以“平安指数”反映出的问题为导向,将全区党建、综治、环保、应急管理等资源力量进一步整合,下沉到网格、充实到一线,实现“多网合一”。

前期,部分网格员反映居民电动车在楼宇、地下室充电易引发火灾、易被盗窃的问题,随后潍城区把此类问题列入平安指数的整治内容,将问题整改责任推送给区应急局和各街道。区应急局经过现场调研后,提出建立微型消防站的想法,并在城关街道颐园社区进行试点,建立了4个智能化充电桩车棚,在每个充电车棚设立微型消防站,有效解决了安全风险隐患,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城关街道曹家巷社区的李奶奶今年85岁了,她每天都到固定的地方与“伙伴们”谈心,这是社区网格利用闲置空房为老人建立的邻里互助活动角。像这样的邻里互助活动角在该社区共有7个,让社区121位老年人感受到了“相邻是福、相识是缘、互帮是情、互帮是爱”的幸福与温馨。为全面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城关街道曹家巷社区自身力量与上级职能部门、社会志愿力量有效整合,创新推行以“微服务、微治理、微调解、微关爱、微互助”为内容的“五微工作法”,打造了一站式全科服务模式,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社区平安状况连续12个月保持优秀。

“网格化+平安指数”管理模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生动实践,其生命力必将随着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越来越强。(记者 姜东良 通讯员 李学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