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化城市的建设,同样能为无障碍城市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侯伊莎讲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被人们视为是地理限制的终结。今年,深圳市出台政策,要把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AI+5G+8K+云应用先导区。先导区要开发远程服务、导航体系、智能辅具、万物互联网等技术,如此就能构建起无障碍城市虚拟数字的孪生版,这个孪生版联结起手机、手表、眼镜等终端设备,就能让残疾人在居家、上学、就业、旅行、康复各个场景“可指引、可避障、可融合、可在地”,一定会产生城市新形态,既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造福于残障朋友及全市人民。
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监丁瓅晖和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刘松林也不约而同提到了智慧化为无障碍的发展注入了力量。
刘松林说,为了更好的对残疾人士提供帮助和支持,讯飞推出了无障碍AI开放平台,“我们把讯飞的334项人工智能能力全部开放出来,为视障朋友带来无障碍交流开发并极大程度的满足他们的诉求。”目前这个平台已有超过1000多个开发团队,上线了2万多个无障碍应用,每天服务视听障碍人群超过5000万次,累计覆盖了1000多万的视听障碍人群。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也开始使用语音技术开发相关的产品。据统计,近半年开发团队同比增长了90%,在线使用量增长了1.5倍,真正实现了让听障人士看见声音、让视障人士听见文字。
“通过上述的真实案例和数字,大家应该能够感受到用人工智能在赋能我们残疾人方面带来的巨大的社会价值。”刘松林说。
丁瓅晖提到,我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智能化的服务,各种不同的场景去给我们的智能添上更多的组成部分,让它变得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完整。我们相信这些智能的体系在建立之后,也会从另外一个维度对我们的无障碍城市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我相信在建设的过程中,彼此之间融合,可以再迸发出很多新的场景和机会,那么我们也非常期待未来的无障碍城市有更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