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互联网+”掌上办户籍 “一次不用跑”成常态
来源:温州晚报 更新时间:2020-12-14

 昨天,市公安局人口服务管理支队支队长林日海接受温州晚报《法治·警園》专访,畅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坚持创新发展,锐意改革进取,全面提升人口基础管理精细化水平,全力推进人口工作服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高效优质为民生真情服务暖民心,取得明显实效。

优化服务只为群众满意

记者:“户籍业务服务便民化”主要有哪些?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哪些渠道来深入推进户籍业务办理?

林日海:我们紧扣“为民生、暖民心”主题,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托户籍服务管理“互联网+”和“全城通办”创新模式,积极推行“温警在线”平台应用,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是常态”。在全国各地的百万温州人可通过“浙里办”“温警在线”互联网应用网上办、掌上办公安户籍服务60多项事项,省去了返乡办理的诸多不便。

目前,“温警在线”已上线,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86万,今年以来,网上和自助办受理户籍业务19.8万,日均受理群众申请量达600余件,“零跑腿”事项网办量占比达70%以上。我们开通了“警侨在线”平台,方便身在意大利、法国等欧洲数十万温州侨胞异国在线办理家乡户籍业务。

我们推出了全国异地受理身份证办理业务,让身在温州的外地群众不需返回原籍就能办理身份证申换、补领。今年以来,已受理身份证业务省外1.2万人、省内47.3万人;实行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住证免费快递利民举措,今年已免费快递47万余本,为群众节省费用481万余元。

我们还推出了《户籍服务管理十项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优化环节流程,丰富便民举措,确保“一次办好”服务措施落地生效,应该说,广大群众对这些便民举措还是比较满意的。

服务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今年在全力投身温州打造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推出哪些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政?解决了哪些问题?

林日海: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全力投身温州打造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建设,牵头修改出台《市区户口迁入规定》,进一步降低我市人才引进落户门槛、取消亲属投靠落户年龄限制、全面放开租赁住房落户、降低居住社保落户年限,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落户温州。

我们努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为企业设立单位集体户49个,落实户口迁入人员落户集体户5103人,其中引进人才落户559人。

我们着力简化华侨落户政策,由公安机关直接办理华侨落户2032人,切实解决部分华侨身份信息不一致造成落户难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支队先后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温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

精密智控打造“安居”温州

记者:疫情期间,面对在温的外来务工人员,你们是如何进行管理的?有哪些“小妙招”?

林日海:疫情期间,我们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开展“防疫大脑”建设,从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在温租房便利安全出发,及时研发推出了居住出租房“安居码”服务管理平台,提供大量经检验合格的安全房源供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并且无缝衔接“健康码”信息,助力“精密智控”服务管理,构建了喜闻乐见的服务生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倾力营造融管理于服务的和谐氛围。

记者:在推出这样的“精密智控”服务管理后,实际效果如何?

林日海:截至目前,全市出租房“安居码”赋码率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能够精准掌控扫码人员的“健康码”实时动态,发现并及时阻断“红黄码”人员,有效支撑抗疫斗争“找到人、找全人、找对人”,守护居住出租房基层单元管控平安“小门”最后防线,这些做法和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浙江日报、人民公安报予以报道,“安居码”项目被浙江省政府评为全省政府数字化转型“观星台”优秀应用案例。(记者袁寿省 实习生蔡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