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探索“互联网+”模式,让基层治理更智慧
来源:灵武市广播电视台 更新时间:2020-12-17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方面,而基层治理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通过运用“互联网+”模式,让基层治理更轻松、更智慧。

今年,郝家桥镇崔渠口村通过“雪亮工程”,村子里的主要路段都安装了摄像头,形成了立体化的“互联网+”防控网络,这让村里的治理工作有了很大变化。
郝家桥镇崔渠口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峰说:“通过雪亮工程的实施,我们村上在村容村貌这一块,比如说环境卫生整治,老百姓都能够遵守村规、民约的规定。尤其让我们村‘两委’的工作更便捷、更方便了,比如说交通事故、偷盗行为发生后,我们能够及时通过公安、派出所调看监控,及时把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村民刘文兴说:“群众的文明意识也提高了,垃圾也不往路上倒了,小孩子走路也安全了,大家的安全感都增强了。”

村民王文贵告诉记者:“这件事情办得确实太好了,最近这几年我们岔路口安了摄像头,今年我们村上安全多了,特别是小偷这几年就没有见到,安全得很。”
通过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取得良好成效的还有西昌街社区。在西昌街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依托手机微信视频的线上线下矛盾纠纷调解功能。针对疫情期间入户核查、调解双方出行距离遥远、调解双方出行不便等矛盾纠纷的调解,这个功能有其独有的优势。
西昌街社区警务助理站民警王楠介绍道:“”这个就是线上线下矛盾纠纷调解,依靠调解视频,可以让群众少跑腿,我们在线上就可以把问题、纠纷处理了。除了处理纠纷外,在疫情期间,线上调解也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我们在入户普查的时候,对武汉、青岛返宁人员进行入户核查,很多人员可能户籍在我们辖区,但是实际居住地不在我们辖区,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人进行核查,具体情况要了解清楚。我们依托线上调解,可以进行EV录屏,对于防控和身体健康状况就能一目了然,了解清楚。
此外,西昌街社区警务室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居民可以通过公众号选择自己喜欢的调解员,公众号还设置了体验馆预约、办事指南等功能,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也让群众办事方便、省心。

西昌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嘉楠说:“西昌街社区近几年来积极推进‘互联网+’基层治理,最近通过雪亮工程,为绿地宝塔小区安装了摄像头。安装了以后,居民的满意度非常高。我们现在的居民生活条件好了,每个人都在用智能手机,互联网的优势就是以后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办很多事情,正好符合了咱们灵武这边提出的‘不见面,马上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互联网+”基层治理的积极探索,不仅提升了我市的司法效率、行政速度和群众满意度,也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服务更加便民化、基层治理更加精准化。(记者: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