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推行河长制“互联网+”模式
来源:中国水利报 更新时间:2021-01-15

指尖上的智慧治水——湖南湘潭市推行河长制“互联网+”模式

湖南省湘潭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不断探索“互联网+”治水的新模式,研发多级应用、层级互联、兼容共享、要素齐全的湘潭市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智慧治水App项目,构建河湖“天上看、网上管、掌上查”立体化监管和智慧治水新格局,推进治水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

全域水系“一张图”

智慧治水App项目将河库渠塘等水情要素精确展示,把可视化的电子水系图加载成“一张图”,手指缩放之间便可了解湘潭全市248条河流、381座水库、13 896条渠道、10 205个骨干山塘的信息,以及595个泵站、1 610个涵闸、21个排污口、79个取水口等水域地理信息。同时,系统具备查询、统计、三维分析等多种功能,实现了智慧治水管水护水,实现市、县、乡三级河长精准查询、挂图作战、重点施策。

远程监管“电子眼”

湘潭市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智慧河湖系统,巡河员足不出户,就可以远程监管河流。湘潭市在湘江沿线安装监控摄像头14处,可24小时查看重点水域情况,及时抓拍盗采河砂等违法行为。智慧河湖系统成为河长监管河流的“电子眼”,借助实时画面,河长可随时监管河流状态,及时发现问题。

智慧治水“一键启”

智慧治水App项目将河长巡河、问题举报、督办交办、整治销号等功能结合起来,河湖问题处理全程在手机终端操作。发现问题、分工派送、问题处置、一键上传……形成了问题从发现到处置再到销号的闭环通道,让问题举报更便捷,问题处置更高效,反馈结果更及时,进度流程有监管。

智慧治水App项目还以全市合力治水为出发点,为解决重大涉水涉河问题提供了联合执法平台。水利、农业、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公检法部门在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提高涉水联合执法工作效率。(通讯员伍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