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在梅州延伸
来源:梅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电脑和网络所造就的“信息高速公路”通向世界五湖四海和社会的各个角落,它穿越广阔的空间连结起一个令人惊叹的“地球村”。梅州虽属全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受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但“信息高速公路”却以无可抵挡的力量在梅州大地延伸。



       信息化起步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刚引进微型计算机,梅州却仍然是一片空白。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市各单位拥有和使用的微电脑总数只有150台。1984年以前,我市信息化的“电子政务”情况可概括为“五个一”,即租用一对明线电路,安装一部手摇磁石电话单机,采用一个双刀开关转换,一部传真机,一间10平方米机房。1984年,当时的梅县地区召开全区电子工业工作会议,决定大力推进微电脑的开发应用和生产经营,从此掀起了微型计算机开发应用高潮。不久,地区电子工业总公司与中山大学草签了“嘉中微型计算机开发联合公司协议书”;梅县创立中梅微电脑公司并在广州开设技术窗口;地区和梅县相继成立电子学会;嘉应大学成立并开设电子技术系;规模企业会计电算化开始起步。1985年,地区电子工业总公司与中山大学合作,研制成功企业经济指标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创了我市自行研制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先河。1988年梅州设市后,全市的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快速发展。此后一些较有规模的国营企业如当时的梅州齿轮厂、西阳氮肥厂、磁性材料厂等已开始使用微电脑企业管理系统。我市也成立电子技术研究所,后来又成立梅州市计算机学会,为我市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1996年下半年,因特网(当时称国际互联网)通过汕头节点首次引入梅州,当时的市邮电局为此专门开设了因特网展示厅,从此梅州的信息化历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弹指知天下

       我市电子政务信息化始于1979年,当时主要是公安通信。直到1984年底前全市的电子政务仍然停留在“五个一”的状态,1998年才建成市政府大院局域网。2001年市级党政机构改革时,成立了梅州市信息产业局,负责协调指导全市信息化工作。在省信息产业厅、梅州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共同努力,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较大的进步。1999年,以开通“梅州市人民政府公众网”为标志,我市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2002年市级电子政务平台正式开通,网络平台上联省四套班子和40多个省直单位,下联市直各有关部门和6县1市1区,横联21个地级市。2004年上半年,市政府工作部门已全部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我市现在运行的网络系统有全省政务办公平台、全省政务视像会议系统、全省疫情信息网络系统、全省小汽车定编网上审批系统、全省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全省打私办信息管理系统、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网站、市政府政务公开电子信息系统等。由原“梅州市人民政府公众网”改造而成的“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网站有政策法规、便民服务、书记信箱、市长信箱等10多个栏目,以及开放梅州、招商引资、县域经济等9个专题。通过该网站可链接市直部门单位50多个、县级部门单位114个、学校94所。每年累计点击量达60多万次,信息量达266万字。


       随着城市和机关单位信息化的不断迈进,梅州山区的信息化建设也开始逐步发展。目前我市已建立山区信息化培训中心,另有2个县8个镇40个村设立相应的信息服务机构。梅州市山区信息网是我省唯一山区信息化建设地级市信息网络平台,这一平台能提供包括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商贸服务、旅游信息服务、企业和产品信息服务、招商引资服务、劳务信息服务和新闻资讯等7大类服务。通过这个信息网络,只要拿起电话,或者打开电脑,或者使用手机,你就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的农产品价格、市场行情;可以将你生产的产品信息告诉收购商人,也可以了解各种最新的种养技术诀窍和购买新品种;还可以在山区信息网上设立企业网站和产品黄页,宣传企业或者产品,发布供求信息。到去年底,梅州山区信息网共发布各类农业信息近7万条,成为我市服务“三农”的重要网络平台。

       商海飞彩虹

       1983年,梅县电子公司首批从国外引进40台苹果2型微型计算机,销售到省内的供电部门。该公司技术人员用其中一台只有几十K内存的苹果机编写了本公司几十人的工资管理程序,它很可能就是我市企业单位使用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发端。我市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会计电算化开始,经过近20年的历程取得了较快发展。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内部管理系统、加工和制造系统等的应用不断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据信息产业部门最近对全市规模以上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问卷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使用了财务系统并建立企业自身网站网页,近一半的企业使用了办公自动化(OA)系统和企业内部管理局域网。在目前已开通的梅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网,上网企业达22620家,“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网站可链接企业有327家。广东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0多万元从美国INTEGRAPH公司引进10台高档品牌微机,并购进美国PTC公司正版三维设计软件40多套,通过计算机操作,企业产品可实现三维实体建模、模拟装配、运动分析、干涉检查及仿真加工等,使该公司成为梅州第一家完成产品开发电脑化的工业企业,在全国阀门行业也尚属首例。梅州市塔牌集团有限公司从1997年以来共投入300多万元,建立水泥销售网站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并独自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集团管理使用的应用软件,大大提高了管理决策效率。电子商务为企业和商家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减少;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有更多的机会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电子商务和计算机在企业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受益更大。有了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在信息方面就能够与大企业竞争。

       前景更光明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的“畅通工程”、“一站式”电子政务,在“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设城市运行监控及应急指挥中心,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决策应变能力。到2010年,全市党政各部门局域网建网率达到100%;内部信息系统覆盖业务的比率达到90%;内部信息资源数据库化达到90%以上;各部门实现网络互联及电子公文交换;政府公共服务上网率达到80%;面向公众的服务网络化;政府物料采购电子商务化,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政务运作。


       2005年和2006年是我市信息化发展项目最多的两年。按照市信息产业部门与广州市信息办达成的对口帮扶协议,由广州市信息办投入资金支持梅州市委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两市信息产业部门密切合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该系统已于去年10月投入试运行。在市信息产业部门的争取下,广东移动与爱立信政企互动推进山区信息化的试点建设项目在我市启动,总投资1000万元,包括5大建设项目。一是建设全市8县(市、区)包括乡镇的双向视频会议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包括电子公文和信息交换系统。二是利用梅州市山区信息网平台所开发的特色信息服务应用项目“家校通”和“农信通”。三是“平安广东”信息化项目中的我市水库水利综合信息系统和煤矿地质灾害安全监控系统。四是面向政府、中小企业、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农民(包括专业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主、专业户等)的信息化培训。五是赞助8间中小学校解决信息化教学项目。省软件协会也于今年对我市实施“三个200”工程。包括向梅州捐赠电脑、在梅组织信息化培训班等,对部分机关和乡镇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农村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我市信息化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主要是资金和人才的缺乏,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和信息化大潮的滚滚推动,客家梅州正在踏着现代文明的步伐不断穿过云山阻隔,走向气象万千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