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位列全国第四!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1-05-31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了《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1)》。评估结果显示,省级政府整体指数排名,安徽得分91.02,位列全国第四。

报告显示,评估从在线服务成效度指数、在线办理成熟度指数、服务方式完备度指数、服务事项覆盖度指数、办事指南准确度指数5个维度展开,安徽省总体指数排名第四,已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报告指出,安徽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皖事通办”品牌,进一步做优政务服务、拓展社会服务,在全国首家开发上线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形成电脑端、手机端、自助端、电视端、窗口端“一源五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渠道,电子证照在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特定监管执法和社会化生活领域实现互认应用,政务服务效能和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依托“皖事通办”,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安徽省基本实现了个人事项“全程网办”、326个“一件事”实现“全程联办”,上线五百余项社会服务事项。“皖事通”APP实现8100多项服务“掌上办”,累计服务访问超过61亿笔(次)。完成首个省级政务区块链平台搭建,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建设“皖企直达”平台,上线“就业补贴”“人才补贴”等66项网上兑现服务。推进电子档案国家试点,汇聚电子证照615类、3.21亿张,备案电子印章13万个,基本实现全省政务服务机构全覆盖。

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政务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安徽省创新推出既有空间位置又有服务事项、既能查询又能办事的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地图,全面整合服务渠道、事项、数据等线上线下资源,开发拓展智能搜索、一键导航、监督评价等功能,目前已汇聚全省各级服务场所2.5万个、自助终端超6100台、服务事项192万个,日均访问量约39.3万人次,满意度达99.6%。结合政务服务地图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建设,全省五级共认领编制7184项标准化事项清单,发布162万条办事指南。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省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窗口减少80%,市、县全部设立企业开办等综合窗口,大幅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水平。

深化电子证照互认应用,推进政务服务区域一体化

三省一市加快推进高频电子证照在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特定监管执法、社会化领域的互认应用,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已实现营业执照、身份证等30类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共享互认,道路交通运输经营许可证、驾驶证、行驶证等电子证照在相关执法场景中亮证、扫码、核验等全流程跨省应用。

安徽省积极推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线下专窗实现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116个事项“一网通办”。迭代升级安徽政务服务网“跨省通办”专区,“皖事通”APP上线“跨省通办”专题,实现58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探索创新推出“点对点通办”“自助办”“代理办”。

接下来,安徽省将继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和政务服务地图功能,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手机办、智慧办、自助办和“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应用,继续实施安康码应用便民工程,深化“赋码生活”,推动更多场景应用,实现“皖事如意”。(皖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