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优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来源:铜仁日报 更新时间:2021-06-25

为更好更快更便捷的服务办事群众,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夯实两项基础、推动两项“通办”、紧盯两项目标等方式,切实给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夯实两项基础,审批服务行为更规范。夯实“一站式”基础。取消了社保、医保、司法援助分厅,实现政务服务部门和事项100%进驻,同时,将公共服务及水电气、金融、保险、有线电视、公交、邮政物流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和企业服务的所有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目前,市级进驻部门45个,政务服务事项1731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办理,并在贵州政务服务网公示,实现编码自动化,有效解决了 企业群众办事“满城跑”“多头跑”“来回跑”问题。筑牢“一窗式”基础。根据政务服务事项关联度,按区域划分政务大厅服务窗口,科学设置前台综合受理窗口。将进驻43个行政审批部门98个服务窗口整合为公积金、公安事务、公共法律服务、企业开办、社会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等9个综合服务窗口,“一窗”分类受理事项达93%,窗口压缩率达58%。配套设置全省通办和跨省通办、综合出件窗口、帮办代办服务专区3个,形成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新模式,让群众只到一个窗,就能办成全部事。
推动两项“通办”,变群众跑为数据跑。抓实“全省通办”,实现就近办。按照省级统一部署,实现了671项清单事项“全省通办”。同时,加强区县联动,推进区域通办,在“全省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紧盯企业和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办事频率高、办件量大的事项,另外梳理出“全市通办”298项事项清单。推进“跨省通办”,实现联动办。围绕市场主体和广大办事群众异地办事需求,立足实际,在全省通办事项的基础上,共梳理可实现“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328项。同时,积极扩大“跨省通办”朋友圈,主动倡导与武陵山片区四省市7地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加入了10省153地“云上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联盟,还推动了德江县与浙江省玉环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与新晃县、碧江区与昆山市等区县点对点“跨省联办”,实现企业群众异地办件无感切换。1-4月,全市“跨省通办”办件量共计12500余件,其中市级10050件。
紧盯两项目标,政务服务满意度更高。紧盯“好差评“国家标准试点工作任务。作为贵州唯一、全国11个的政务服务“好差评”国家标准试点单位,着力从“构建评价体系、抓实评价工作、处理评价意见、运用评价结果、提升社会影响”五个方面,同步推进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好差评”线上评价和线下服务窗口评价以及服务大厅离台评价,实现线上线下16635个政务服务事项、1228名窗口服务人员全部接受企业群众“审阅”,“差评”整改率和整改满意率达100%。紧盯红色审批链党建品牌打造。经中心积极汇报请示,市直机关工委批复同意设立中心总支部委员会,下设5个党支部(其中窗口支部4个),52名窗口党员党组织关系从派驻单位转入窗口支部,及时完成选举,配齐配强了总支和5个支部班子,并落实活动阵地,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三会一课”等制度执行,实现了党的领导的全覆盖,彻底解决了2019年市委巡察组指出的服务窗口党的领导弱化和党的建设缺失的问题。出台了《红色审批链建设工作方案》《红色审批链评选办法》,将红色审批链作为政务服务大厅最高荣誉,按照一个服务窗口一套服务流程为一条审批链的原则,围绕“政治强、思想好、作风正、服务优、业务精、效率高”六个方面进行打造和评选。截至目前,共评选出“红色审批链”4条,以此激励和引导窗口党员干部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效推动了党务与政务的深刻融合,实现了党建引领业务,业务推动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