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数据+服务”的家庭建设综合平台
来源:中国妇女报 更新时间:2021-07-26

浙江省妇联持续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构建“大数据+服务”的家庭建设综合平台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在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实现至少配备3名以上婚姻家庭辅导员、村村都有家庭教育指导员的目标!”不久前,浙江省绍兴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员和婚姻家庭辅导员三年培训计划在6个区、县(市)铺开,这标志着当地“双证计划”全面启动,家庭工作再被推上新高度。
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浙江省妇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积极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立足家庭建设综合平台,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多部门联动、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把妇联工作嵌入党委中心工作中,提升家庭家教家风在社会中的覆盖面,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强顶层 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向纵深发展,5月底,浙江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政法委和省妇联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家庭家教家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协同工作机制、推出一系列实质性措施。《通知》从“法治”“德治”“自治”三个视角,共谋划10项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联动协同机制、推进数字智治机制和宣传推广三大机制,以推动家庭家教家风落地落实,合力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重联动 构建共治工作体系
在“枫桥经验”的发源地绍兴诸暨,诸暨妇联坚持把妇联组织纳入基层治理网格,通过“全科网格+妇联执委”和“全科网格+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形式,打造集工作指导、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网格管理为一体的工作组织架构;
在杭州富阳,重磅推出了家事多元共治系统——“家和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精准服务”的家庭建设工作机制,首次正式将家庭建设工作纳入党政议题,纳入党建和平安考核。在协同方面,建立了区委政法委和区妇联牵头负责、区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工作体系;
在温州,《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区户口迁入规定的通知》规定,获评省级以上“最美家庭”相关称号未超过2年的家庭成员,可在当地办理政策性落户;
一直以来,浙江省各级妇联组织都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在家庭家教家风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协同“作战”。《通知》更是明确要健全联动协同机制,提出各级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和各级妇联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推动,实现活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载体共融共通。
出新措 擘画家庭家教家风工作新画卷
根据浙江省委关于数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通知》还指出推进数字智治机制,推动由事向制、治、智的转变。
浙江省妇联提出构建以家庭和谐指数、家庭健康指数、家庭安全指数、家庭发展指数、家庭教育指数为基础框架的打造“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家庭建设综合平台2.0版,突出创建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等内容,日益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家庭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热切期盼。
这一家庭工作综合体平台将进一步增强“家庭”主业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分层分类开展培育选树活动。面对基层群众家庭,重点开展创建“文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广泛开展“公筷公勺从家庭做起”“厉行节约 抵制浪费等主题教育活动”;面对党员干部家庭,大力开展党员干部清廉家风建设活动;面对青年家庭,重点开展树立正确婚恋观、科学教子、志愿互助等活动。
一项项新举措,不断丰富着妇联组织在引领广大妇女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家庭建设的方式方法,擘画出家庭家教家风工作新画卷,增强广大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姚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