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安定区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与疫情防控要求,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和“五个一”模式,持续优化大厅功能布局,实现了网上服务平台与实体政务大厅深度融合,“不见面审批”“不来即享”办事能力显著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方位升级。
标准化“一窗通办”有序运行。引导各部门单位将政务服务事项审批办理职能整合归并,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政务大厅标准化集中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服务阵地标准化建设水准。进一步健全窗口首问负责、AB岗、一次性告知、一窗受理等制度,持续完善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分阶段综合窗口运行模式,积极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更多事项办理向“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转变。
常态化网上办理成效显著。全面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在线下政务大厅集中办理、集成服务的基础上,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通过线下线上融合发展、协同服务,实现更多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不来即享”。目前,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电子印章已启用,“不来即享”线上证明开具等工作全面推开。
规范化平台运用常抓不懈。针对超期办件等问题,确定专人每天发送工作提醒或临期督办通知、向管理人员发送超期预警短信、每月召开网上业务培训会等方式,督促各乡镇、街道用好主任监察账号,避免超期件的产生。进一步确定各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在使用一体化平台加载、受理、办理事项时,分管领导和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业务人员为直接责任人,一旦出现办件超期、加载环节错误、信息加载有误等问题,立即启动问责问效程序,倒查追责。
多样化评价监督运行良好。持续引导办事群众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短信和填写满意度测评表等方式对政务大厅服务开展多途径评价,尽力实现应评尽评,倒逼政务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严格按照市上统一标准规范使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通过窗口工作人员与代办帮办人员温馨提醒、现场提示、短信提醒等方式,提高办事企业和群众评价率。积极完善差评和投诉处理机制,第一时间转办差评,并督促相关单位对差评问题尽快调查核实、整改,落实结果反馈和申诉复核机制,将整改情况及时向企业和群众反馈。
温馨化代办帮办有效落实。全面推广使用定西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中新增的代办帮办功能,为不会申请政务服务网账号的办事群众代办帮办其所需办理的事项。推行“四办”工作法,乡镇、街道开展政务服务工作过程中,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主动为群众代办帮办事项,同时为老年人、残障人士、陇原人才服务卡持有者、军人等群体提供办事绿色通道与优先代办帮办服务。 (记者张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