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半月谈》报道,本身高效环保的无纸化办公在基层应用中却走了样,导致费用开销增加、日常任务翻倍。很多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士直言,自己时常遇到填完电子版还要再报纸质版的“双重负担”现象。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3年印发实施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提出,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然而,无纸化办公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好用、不管用”的困境,出现了纸质版、电子版“两条腿走路”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
无纸化办公为何成为基层的“双重负担”?究其原因,有些领导干部存在传统观念,习惯短期难以改变,认为电子文件保密性、安全性不足,且签字盖章只在纸质上进行;还有一些单位盲目开发电子办公软件,但设计粗糙、问题频出,涉及无纸化办公的部分功能“鸡肋”无用。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一些地方,纸质材料档案是“迎检必备”。据调查,各级督查、检查部门很少会查电子资料,为落实责任和随时迎检,单位准备的也基本都是纸质材料。而且一眼就能看出纸质材料页数的薄厚,要是准备少了,还可能会被说是“工作不力”。这导致在考核检查“指挥棒”下,一些有益的工作机制走了样。
由此可见,推进无纸化办公、发挥其最大效用,改变观念是第一步,只有不断适应接纳新事物、提高思想认识,无纸化办公才能更好用、更管用。要摒除考核检查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做到非必要不用纸质版、非必要不要求报送纸质版,进一步完善配套的制度设计,兴利除弊、扎实推进,真正使无纸化办公实现制度化、便利化、高效化,推动基层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