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管十二项便利措施已惠及一亿人次,减少群众企业办事费用十七亿元
本报北京8月20日电 为进一步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扩大改革措施覆盖面,经部分省市试点推行,9月1日起,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将在全国分批推行。
在天津、成都、江苏苏州3个城市试点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基础上,北京、长春、南宁等28个城市将推广应用驾驶证电子化。通过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发放电子驾驶证,电子驾驶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办理交管业务、接受执法检查时出示使用,并拓展客货运输、汽车租赁、保险购置等社会应用场景,为驾驶人提供在线“亮证”“亮码”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资料,提升证件使用便捷度,更好便利群众办事出行。
在天津、太原、沈阳、上海等20个城市试点推行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基础上,北京、石家庄、济南等218个城市将推广应用,其中山西、广东、广西等10个省(区)将在全省推行。对二手车需要在异地交易的,实行二手车交易登记一地办理、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实现二手车全国范围内跨省跨市异地交易登记,无需两地往返。
在南京、南昌、海口、乌鲁木齐4个城市试点货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请电子通行码基础上,天津、济南、昆明等70个城市将推广应用“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进一步简化申请手续,减少纸质材料和来回往返,助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在上海、江苏等6省(市)试点证据材料网上查阅基础上,再增加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海南8个省(市)推广应用。当事人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证明后,可以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管12123”App查阅、复制交通事故现场图、勘查笔录、鉴定意见等证据材料,实现“现场查阅”扩展到“网上查阅”。
据了解,6月1日,公安部推出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等便利措施试点实施以来,已惠及1亿人次,减少群众企业办事费用17亿元。其中,195万名群众通过“交管12123”App领取电子驾驶证;169万名新考领驾驶证人员享受到驾考便利;1200余个市(县)划定3.9万条允许夜间、周末、假期停车路段,为280余万辆车提供停车便利;4000余名老年人由亲友通过“交管12123”App网上代办车驾管业务;2.5万名车主在车辆转入地直接办理交易登记手续,实现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
下一步,公安部交管局将在全国尽快推广应用相关措施,实现简政减证全推广,便民惠民全覆盖。(记者孔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