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企业群众智能画像,网上政务大厅将推送定制化政策信息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日前出台《北京市深化政务公开促进政策服务工作办法》,聚焦全市政策服务工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细化政策全流程服务的征集、管理、集成、解读、推送、兑现、咨询、沟通、评价等9个环节,力争体现首都政策服务的创新特色,为各政策制定部门提供标准清晰的政策服务工作指南,使企业群众更好地参与、监督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助力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今后,政策从出台前到落地为民服务,都有明确的标准规范。首先,政策出台前、草案形成时开展政策征集。特别是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应广泛开展征集工作,汇集公众需求及意见建议,并将公众反馈内容有效体现到政策制定中。在政策性文件草案形成后要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结束后30日内向社会公开意见征集情况说明,应包括征集意见的主要观点、采纳意见情况、未采纳意见理由,未征集到反馈意见的文件也应明确说明。
企业群众集中查询政策也将拥有便捷平台。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应当将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政策文件库,突出专题、办事集成专栏展示。围绕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还会推出“一件事”办事服务集成场景,不断丰富“一件事”政策、解读、清单、指南,方便企业、群众一站式掌握办事服务全链条政策信息。
为了保证政策精准推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及进驻部门应当结合办事企业类型、行业特点、个性化需求等,在办事服务过程中,点对点将政策解读信息、延伸服务内容、关联性政策支持等“政策服务包”推送给办事企业。政府网站、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应当建立政策服务对象信息库,按照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等分类管理,推行企业群众智能画像,通过“企业用户空间”“个人用户空间”智能推送定制化、专属化的政策信息。
政策执行得好不好,企业群众的感受至关重要。办法中提到,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和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服务热线的政企政民沟通平台作用,统筹整合在线征集、反映“办不成事”窗口、投诉建议等情况反映,加强对于政策适用共性问题的统计分析,向政策制定部门提出工作建议。同时,“市民对话一把手”“政策公开讲”“政务开放日”“基层公开议事日”等活动也将提高举办频次,从而引导企业群众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和基层治理,推进政企政民沟通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企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