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预案新阶段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更新时间:2012-04-14

  

 

地震和地震灾害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中,中国占35%,22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位于地震高危险区,11个省会城市具有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

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30年前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区,北京和天津都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死亡24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7亿元。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由于地震灾害相对于其他自然灾害来说,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使得地震局必须从前期的应急预警一直到后期的现场救援恢复工作,对全程的工作都需要监督负责,地震局是惟一一个对灾难事故全程参与的部门。我国地震应急预案工作起步较早,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开始建立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地震局主要从事地震预报工作,但预报准确率不高。由于当时的信息通讯手段还不发达,当发生地震的时候会派出大量的人力,信息传递都是靠人工实现,在几十公里内派出十几个人到灾难现场,进行灾损评估,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数房子”。

根据当地房屋的土地价格,房屋内的家具情况,计算出基本的损失状况。从那时候开始,地震局就开始独立完成对灾害的损失评估,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灾难损失评估理论体系。

到了1985年,通过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计划,在我国建立了由11个数字化地震台组成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CDSN的数字地震记录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但这种记录方式不适用于大地震的快速响应。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大陆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地震观测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地震学、地磁、地电、重力、地壳形变、应力应变、地下水动态、水化学、地热、电磁波等学科的地震监测台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减灾信息与计算中心李志强博士介绍,随着我国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完善,计算机水平的提高,1995年以后开始逐步完善关于地震灾害系统的建设。就在2006年1月,地震局刚刚完成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系统的调试,他是一整套的全数字化观测体系。投资总额近27亿元,其中关于应急预算的预算高达4.3亿元。

统一协调“一盘棋”

在全国建立“一盘棋”的指导原则下,需要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31个区域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同时在地震频发地区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建设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为国务院和各省政府开展地震应急、实施抗震救灾指挥提供指挥场所和各种必要的技术手段。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对全国各个地区进行实时地震应急监控、动态跟踪和救灾指挥。

在灾害性地震发生以后,地震部门的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伍会立即奔赴救援现场,并在现场建立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工作。

李志强说,由于地震灾害会引起通讯和电力系统的中断,为了使信息能够及时汇报到指挥部,地震局专门派遣应急通讯指挥车,赶赴救灾现场。卫星通信不会受到地震的影响,但是为了保障信息传输的可靠,应急通讯指挥车支持VSAT、海事卫星、GPRS/CDMA、定位与文传系统、全球星等多种通讯手段。


应急新阶段

实际上,在1月11日国家正式颁布《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之前,在各个省市地区地震应急预案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各地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均制定了应急预案,且每年进行检查和演练。

震后应急主要包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对地震参数(发震的地点、地震的震级等)的快速测定和报告;震后震情的发展趋势、强余震预测和地震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成立救灾指挥机构等。

李志强坦言,目前我国的地震应急已经进入业务运行的应急指挥体系中,进入到应急体系第二个重要阶段。可以对地震灾情进行动态计算,对损失进行评估、灾难的处理方法、医疗物资的供给和救援队伍的需求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体系标准,在全球来说都是领先的。

当遇到地震灾难的时候,可通过灾害盲估系统进行评估预测,对灾区人员伤、亡、无家可归者、经济损失进行运算和损失评估,及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在没有指挥车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救灾现场进行指挥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