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辅助水利应急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更新时间:2012-04-14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随着水利战略定位的提升,水利规划计划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信息采集效率提升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东南临太平洋,西南西北深入欧亚大陆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大部分地区位于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时空变化很大,洪旱灾害频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副局长蔡阳解释说,要做好防汛工作,就要了解水情信息、工情信息和旱情信息。其中水情信息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信息内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采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水情信息的处理,水位观测完全以人工的方式进行,中央根据各地方中央报讯站上报的信息,了解哪些地方超过历史水位、警戒水位等信息,这些信息为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当时的信息传递主要靠电报发送,当中央将全国的电报进行翻译、分类、整理后,大概需要4个多小时,时间很慢,非常不利于决策的判断。

蔡阳谈到,如今,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取得成效。随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水资源实时监控、水文基础设施、水质监测等项目的深入开展,水利信息采集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

全国水文测报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雨量观测全部实现自记,其中54% 实现了自动测报或固态存储,约占总数51% 的水文站实现了水位自动测报或固态存储。1小时内完全可以收集齐全国资料。有了数据,有了预报,国家就能进行决策。达到“快速响应,快速决策”的目的。

目前,水利部已经实施了国家水文基础数据库、1/25万水利基础空间数据库、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试点等为代表的专业数据库建设。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数据库、全国蓄滞洪区社会经济信息库、水利建设移民基本信息库、全国防洪工程数据库等也正在积极建设中。

水利信息化的“龙头”

1998年特大水灾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提出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任务和要求。

2002年,我国将“金水工程”作为“十五”期间优先实施的重要业务系统建设。2003年水利部批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方案,其概算也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核准。今年开始进行招标工作,预计3~5年完成整个一期工程项目指标。目前,二期工程的项目计划也已经启动。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主要业务应用之一,是先期启动建设的水利信息化“龙头”工程,利用应急工程建设的水利信息骨干网和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已在多次全国性会议中应用。

蔡阳回忆说,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在抗御2003年淮河洪水、2004年永定河防汛演习及防御今年淮河洪水和西江洪水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建成的水情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气象、水情会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和汛情监视系统等已成为各级防汛部门进行防洪减灾决策的最重要支撑。2005年已经实现对汛情的完全监视。

为了满足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需求,需要以信息采集为基础,以通信与网络为依托,以水利数据中心为核心,构造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提高防汛抗旱业务的效率和效能,形成可持续改进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据了解,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需求,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这五年,需要建成覆盖七大江河重点防洪地区,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防汛指挥系统,能为各级防汛部门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信息,进行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决策和指挥防洪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手段。并要基本建成覆盖重点易旱地区的抗旱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

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随着水利战略定位的提升,水利规划计划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信息采集效率提升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东南临太平洋,西南西北深入欧亚大陆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大部分地区位于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时空变化很大,洪旱灾害频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副局长蔡阳解释说,要做好防汛工作,就要了解水情信息、工情信息和旱情信息。其中水情信息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信息内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采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水情信息的处理,水位观测完全以人工的方式进行,中央根据各地方中央报讯站上报的信息,了解哪些地方超过历史水位、警戒水位等信息,这些信息为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当时的信息传递主要靠电报发送,当中央将全国的电报进行翻译、分类、整理后,大概需要4个多小时,时间很慢,非常不利于决策的判断。

蔡阳谈到,如今,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取得成效。随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水资源实时监控、水文基础设施、水质监测等项目的深入开展,水利信息采集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

全国水文测报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雨量观测全部实现自记,其中54% 实现了自动测报或固态存储,约占总数51% 的水文站实现了水位自动测报或固态存储。1小时内完全可以收集齐全国资料。有了数据,有了预报,国家就能进行决策。达到“快速响应,快速决策”的目的。

目前,水利部已经实施了国家水文基础数据库、1/25万水利基础空间数据库、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试点等为代表的专业数据库建设。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数据库、全国蓄滞洪区社会经济信息库、水利建设移民基本信息库、全国防洪工程数据库等也正在积极建设中。

水利信息化的“龙头”

1998年特大水灾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提出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任务和要求。

2002年,我国将“金水工程”作为“十五”期间优先实施的重要业务系统建设。2003年水利部批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方案,其概算也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核准。今年开始进行招标工作,预计3~5年完成整个一期工程项目指标。目前,二期工程的项目计划也已经启动。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主要业务应用之一,是先期启动建设的水利信息化“龙头”工程,利用应急工程建设的水利信息骨干网和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已在多次全国性会议中应用。

蔡阳回忆说,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在抗御2003年淮河洪水、2004年永定河防汛演习及防御今年淮河洪水和西江洪水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建成的水情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气象、水情会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和汛情监视系统等已成为各级防汛部门进行防洪减灾决策的最重要支撑。2005年已经实现对汛情的完全监视。

为了满足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需求,需要以信息采集为基础,以通信与网络为依托,以水利数据中心为核心,构造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提高防汛抗旱业务的效率和效能,形成可持续改进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据了解,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需求,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这五年,需要建成覆盖七大江河重点防洪地区,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防汛指挥系统,能为各级防汛部门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信息,进行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决策和指挥防洪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手段。并要基本建成覆盖重点易旱地区的抗旱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