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智能共振 宁波唱响数字经济“奏鸣曲”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22-09-13

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宁波深入实施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加快实施数字经济超常规高质量发展行动,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第三代半导体、柔性电子、氢能储能、深海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领域抢下“先手棋”。2021年宁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到4300亿元,近五年核心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超18%。

9月2日至4日,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宁波举行。本届智博会以“数字驱动、智能发展”为主题,聚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举办开幕大会和主题论坛、展览展示、产业对接、信息消费日、创新设计周、成果发布、数智双创等“1+7”主题板块活动,成为国内数字经济产业盛况的全景展示窗。

记者从组委会处获悉,大会陆续发布了数十份行业研究报告、成果榜单、标准规范、典型案例等数字经济领域重要成果,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次,累计汇集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中科院、阿里云等为代表的近1200家企业参展,促成包括数字化改革、数字新基建、智能制造、智慧应用、总部基地、创新机构等在内的70个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项目数量创历届新高,总投资达到358亿元。

宁波首批产业大脑建设成效显现

本届大会期间,“产业大脑”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词汇。数字化浪潮下,积极建设产业大脑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的一条创新跑道。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产业大脑能够将资源要素数据、产业链数据、创新链数据、供应链数据等汇聚起来,以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的目标。

作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项目,化工产业大脑由宁波市市本级牵头,浙江省11个设区市联合共建,镇海等浙江省化工园区共同承担。据镇海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浙江省内52个化工园区中,已有22个接入化工产业大脑,占全省化工园区总量的42.3%。

从政府端来看,接入园区数据后,政府部门不仅能看到全省化工园区的地理位置、产值、能耗等园区企业的详细数据,未来融合应急指挥综合管控平台、石化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公共管廊智慧安全管理系统等平台数据后,还将进一步提高石化产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监管预警能力。

从企业端来看,包括物资联储联备、设备管理云化和智能制造诊断等在内的多个重点场景应用受到欢迎。例如,物资联储联备功能打通了生产链上各个企业的仓库,需要什么备件,只要在线发布,就能第一时间就近配齐。这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激活了整个化工产业生产链的数据价值。据悉,化工产业大脑企业侧上线以来的累计访问量超3万多次,业务办件量、日均活跃用户量均领跑行业大脑。

除了化工产业大脑之外,宁波还牵头建设了从设计、生产、供应到营销全生命周期环节,赋能服装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服装产业大脑;涵盖“订单监测大脑、可信智造动态评价、新奇特精选”等数字化服务,双向赋能家电工厂和家电贸易商的智能家电产业大脑;贯穿设计、智能制造、数字营销全流程,驱动文创产业变革的文化用品产业大脑等。围绕企业服务、园区服务、政务服务上线的20多个场景应用大获好评,首批产业大脑建设成效已逐步显现出来。

“未来工厂”成为宁波智能制造“尖兵连”

“无人工厂”是宁波智能制造的一个亮眼的“标签”。走进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只见工人师傅坐在电脑前,一番简单的操作后,随着电脑模拟场景里的机械臂开始进行组装动作,现实工厂中这台机器也在同步进行相同的操作。据悉,该公司生产装备90%的自动化率让模块化组合、大规模混线生产成为现实。在生产线上,普瑞均胜既可以完成大批量同类产品的生产,也能兼备柔性制造能力,满足整车厂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运营效率。

而在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虚拟映射实体工厂的数字模型同样让生产变得更加透明,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管理者便可从模型中准确了解事发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精准判断。通过数字赋能,该公司生产效率提升了23%,运营成本降低了2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了15%,能源利用率提高了15%。近日,以上两家企业均被列入了浙江省经信厅正式公布的2022年浙江省第一批“未来工厂”名单之中。

实际上,从2012年起,浙江就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器换人”,鼓励制造企业用机器替代简单、重复、高强度、高风险的岗位,提高生产效率。2020年8月初,浙江省经信厅正式印发《浙江省培育建设“未来工厂”试行方案》,更是掀起了“无人工厂”建设潮。截至目前,浙江省“未来工厂”数量已经达到了41家。

在“无人工厂”的标杆作用下,宁波智能制造步伐不断加快。镇海、鄞州、慈溪3地被列入省级区域新智造试点,入选数量全省第一;吉利、东方电缆等企业被列入浙江省首批12家“未来工厂”认定名单;三星、雅戈尔和爱柯迪3个项目入选国家“5G+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入选数量也居全省第一。目前,重点行业企业工业设备联网率和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4.4%和82.8%,分别高于全省17.7个百分点和12.2个百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让‘未来工厂’充满了想象空间。”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随着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宁波‘未来工厂’也将如雨后春笋般加速涌现,成为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尖兵连’。”

地方特色应用为宁波数字发展提质赋能

“数字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领域,成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金名片。”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蒋珍贵在会上表示。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生产效益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场景应用是宁波数字化改革“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宁波市系统谋划推动具有“改革味道、创新元素、宁波智慧”的特色应用,推出数字经济系统重点特色应用32项,为数字经济发展提质赋能。服务民生方面,宁波市商贸集团开发的“数智菜篮子”,保障了市民“菜篮子”在疫情期间依旧货足价稳;赋能企业方面,“企服通”应用已实现14类260余项涉企事项一码通办,此外还有“智模贷”等特色应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政务和金融服务。

以宁波市政府主导、浪潮卓数承建、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数智金融应用“甬金通”为例,该平台基于政府侧、机构侧、企业侧、居民侧对线上金融业务的服务需求,汇集9个“金融主题库”,接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基层治理平台、金融监管部门数据目录342个,集成“投融攻坚”“上市一件事”“金凤凰”等一系列金融服务数智化场景,在数据融通、场景优化、制度创新三大方面实现突破,打通了金融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数字时代,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双万亿’工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锻造服务国之大者和‘两个先行’的硬核力量,努力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勇立潮头,抢占先机。”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如是说。据他介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865亿元,稳居浙江第一。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居全国城市第一位和第三位。同时,宁波也是国家首批千兆城市、国家级综合型信息消费优秀示范城市,这些都为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美丽甬城正以“制造业+数字服务业”双轮驱动彰显“宁波模式”的独特魅力;谋划新篇、勇立潮头,宁波正以科技创新之笔书写数字时代破浪前行的崭新篇章。(记者 宋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