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密织“算力网”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2-09-13

武汉密织“算力网”,构建数字世界的“九省通衢”
在古代,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

在现代,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而今,武汉正加快建设中部地区数据中心和算力服务枢纽,将在数字世界里继续构建“九省通衢”,发挥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
武汉城市风貌

01 武汉持续发力算力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数据、算力和算法正成为关键资源,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就是新的生产力。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在算力中每投入1元,可带动3-4元经济产出;算力发展指数每提高1点,GDP增长约1293亿元。

围绕算力发展,正涌现出一批新课题、新机遇,“算力经济”蓬勃兴起。

武汉也正在这条跑道上奋力向前。

近年来,武汉已经在持续发力算力设施建设。

2020年,武汉被科技部列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率先启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该中心于2021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国内首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提供的AI峰值算力高达100P,相当于每秒十亿亿次的计算速度。今年2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建成,算力由100P扩容至200P,实现翻番。

而武汉超算中心已于今年7月19日实现封顶,拟于下半年建成运营。该项目按照小步快跑,分期建设的原则,首期算力建设50P,项目整体按照200P算力进行规划设计,是光谷科学岛起步区的引爆项目。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武汉超算中心是基于昇腾、鲲鹏为主要技术路线的自主创新算力基础设施,是算力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方面的重大进步。

基于“昇腾+昇思”的全栈人工智能技术路线,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对接企业90余家,形成创新解决方案超过100个,涵盖智慧医疗、智慧农场、智慧法院等多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


武汉超算中心启动建设

02 积极融入中国算力网

为“东数西算”贡献武汉力量

继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后,7月底武汉超算中心也正式接入“中国算力网”。这一举动扩大了中国算力网的网络规模,补充了中国算力网的算力类型,另一方面也将对武汉算力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数量与质量上形成双效机制。

中国算力网是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布局下,鹏城实验室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要求推进的算力网络计划,广泛联合国家级智算中心、超算中心以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被认为将推动全国大型算力的协同调度与高效计算,更好地服务“东数西算”重大战略。

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正式全面启动,武汉又该有怎样的作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认为,“东数西算”并非只与8大节点区域有关,而是“全国一盘棋”,离不开中间节点的承接,中部地区只要把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计算、数据中心做好了,同样能够很快融入“东数西算”。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教授认为,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地理中心和网络中心,武汉接入中国算力网,将有利于完善“东数西算”梯级算力调度体系,还将更好地利用武汉科教人才相对优势,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在分布式计算、海量存储、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具备较强科研能力。

专家呼吁,武汉现阶段更要加快多层次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中心上下游建设,对接产业要素,同时,发挥枢纽作用,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协同联动东部和西部算力发展,为“东数西算”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湖北武汉的力量。

03 具备供需闭环将助力产业突破

公共算力设施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也是新基建有别于传统基建的地方。

公共算力设施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核心是个“用”字。这意味着供、需缺一不可。业内人士认为,建设公共算力设施,需要围绕“创新需求”——“智力+算力供给”形成产学研用的闭环,要将关乎国计民生、产业升级、企业科创的算力+创新需求,与算力+智力供给形成衔接。

而在这方面,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需求上来讲,武汉是全国中心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都位居全国前列,以光、屏、芯、端、网为代表的新型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发展。十四五期间,武汉超前规划打造965产业集群,通过支柱型产业、战略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阶梯型的布局,并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这些产业布局背后是强大的算力和智力需求。
光谷星河广场

从供给上来讲,武汉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有130多万在校大学生,且在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大数据技术等领域科研实力较强。同时,武汉也正大力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一批重大科研装置和国家、湖北实验室已经在武汉建立起来。

也是今年6月,科技部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多创新举措正在推进。而武汉在科教和科技创新领域的区域优势就是完成公共算力“供需”闭环的关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下一步,如果配以产业政策支持,创新“供需”匹配机制,通过算力支撑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关键发力点,有望进一步支撑该产业成为我国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

今年5月印发的《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6年)》明确,到2026年,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4%,提出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融合、数字治理、数据资源等5大重点任务,要“建成中部地区数据中心和算力服务枢纽”,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超过1500PFLops。

在物理世界,武汉是“九省通衢”,在数字世界,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与武汉超算中心等一批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结合湖北武汉自身的先发优势打造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将成为数字世界的“九省通衢”。(极目新闻 记者庞正刘敏  通讯员邹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