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提升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初探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22-11-25


内部审计信息化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全面覆盖,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全面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发挥内部审计信息化为农商银行信息采集和处理带来的优势十分重要。

在审计信息化方面,农商银行还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懂审计的复合型人才稀缺。二是审计信息系统应用不充分,分析功能不强,不适应内审部门的实际需求。三是未对审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采集的数据质量不高。四是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培训较缺乏,对数字化转型理解不够深刻。

提升农商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不仅可推动农商银行工作模式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能提升内部审计效率,防范与规避各类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一是引入多功能审计信息系统。结合商业银行现有的服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制定满足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需求的云审计体系。审计信息化平台应用框架在技术端应涵盖运行保障系统、应用支撑系统、计算机及互联网基础系统等;在应用端应结合农商银行特有的审计业务活动,进行云审计模块化建设,包括审计数据管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分析监测等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应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功能,具有高性能、高扩展性、智能分析等特点;项目管理模块应包括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及问责、审计文书管理、审计制度、问题库等功能,实现审计管理信息化;分析监测模块应主要包括监测分析指标和重点监控模型。

二是优化数字化审计模式。信息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及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为优化审计方式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审计工作方式应由“现场+非现场”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审计范围由重点领域、重要岗位转向全局,审计时效由“事后+定期审计”转变为实时监督,审计模式由现场审计转变为在线持续审计,审计抽样由随机抽样扩展到全量数据审计,采用“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使内部审计方法和应用深度得以突破,促进审计效果提升。

三是构建信息分析动态化机制。重视动态化信息分析体系建设,对内部信息采集、信息数据整合和处理等多项内容进行规范,解决传统碎片化的信息现状,破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构建全新的内部信息网络。同时引入大数据综合分析软件,实现跨部门、跨业务、多领域的数据整合,开展信息多方向分析,探索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手段,例如利用SAS软件实现信息的结构化处理。此外,构建指标分析模型数据库,将审计工作积累的模型与标准上传到数据库,通过科学分析,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可靠支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指标模型,实现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信息化发展。

四是注重审计队伍信息化建设。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多层次和多渠道的信息技术专业培训,从审计信息化应用入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集信息技术和审计专业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熟练地运用信息化系统辅助审计工作。此外,构建统一且集中化的数据处理中心,组建信息化审计专业队伍,开展专业化分工,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系统维护,执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作者系广东清新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