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电子政务”变为“数字枷锁”
来源: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23-07-25

莫让“电子政务”变为“数字枷锁”

 

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给办事群众和广大干部带来了高效便捷的体验,但与此同时,某些走样跑偏的“数字枷锁”成为新的形式主义表现。(7月23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功能重复的工作群,动辄“@所有人,收到立即回复”;将网络投票作为硬性任务“分包”下派,每天、每周排名通报;强制要求干部关注公众号、点赞文章并分享到朋友圈……近年来,电子政务在许多地方出现走样跑偏的情况,不仅没有达到“方便”“减负”的初衷,反倒给基层增加了不少负担,沦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成为“数字枷锁”。

与传统形式主义不同,“数字形式主义”的“画皮”更加光鲜,也更具隐蔽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都是技术风口,本来,政务服务借势提质增效,也是更好为民服务的内在要求,从“最多跑一次”到“足不出户”办成事,电子政务确实是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惠。但电子政务在执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同样不容小视。比如有的地方盲目建微信“工作群”、动辄搞网络投票、三天两头下指标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此等等,让指尖之“便”实际演化成了指尖之“累”……

电子政务何以成为“数字枷锁”,其实质还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当前,在不少地方,总有一部分干部,好装门面、摆花架子,将信息化、大数据的简单运用视为工作创新,未经充分论证就搞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导致花费大量经费开发的平台功能不符合实际,最终草草收场。更有一些干部,过度依赖微信工作群,认为只要建立微信工作群便能顺利推进工作,需要某项资料时,便让基层干部在群里“晒一晒”;落实某项工作时,便在群里“吼一吼”,导致基层干部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看手机,害怕漏掉信息回复晚了。

不让“电子政务”变为“数字枷锁”,一方面需要各地转变观念,以“实”字为评价标尺,引领电子政务的设计思路、建设方式、评价机制,才能压缩形式主义表演的空间;另一方面需要各地出真招、实招,全力保障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此外,也要强化监督和指导,让各地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标准,在不断创新“形式”的同时,破除一切有害的“形式主义”。(红网 江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