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数字时代的新型政府治理形态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23-08-23


数字政府是适用于数字化社会的新型政府治理形态和治理方式,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高度关联,彼此调适。数字政府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数字政府建设大有可为。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一体两翼。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面对规模巨大、分布不均的用户群体,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就要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实现“数字普惠”,让欠发达地区的人民群众也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公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

一方面,依托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搭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最大限度推动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开发利用,最大限度推动政企数据双向流动共享融合,盘活海量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而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企业活力、激活数据潜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政府建设,加强面向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农村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就业培训、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对口帮扶等在线服务内容,促进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数字化、普惠化和均等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赋能公共服务高效能治理。公共服务的高效能治理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客观要求。我们要以“人民需不需要、满不满意”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评判标准,聚焦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等共性治理需求问题,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忧的公共服务堵点痛点,实现政府履职智慧化、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方面,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等共性治理需求问题,可由技术专家、治理专家和第三方的行业实践者共同设计研发一套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公共治理方案来回应简单的、程序化、标准化的公共治理需求,将原本完全基于人工经验判断完成的工作方案部分地交由数字化技术代为完成,最后得出基于算法的公共治理结果输出,从而实现高效能治理。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赋能,提升了政府对社会需求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和公众服务的精准识别能力。政府能够精准靶向“社情民意”,精准靶向社会公共需求强烈的问题,甚至可以提前挖掘民众的隐形公共服务需求,精准发现“应享未享”的公共服务,这为精准化的公共治理、高效化的公共服务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公共服务高效能治理。

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普惠化”的现代数字政府,以优质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创造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一方面,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数字政府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聚焦公共服务领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慢、办事繁、办事难”等问题,通过数字技术应用重新优化和再造政务服务办事流程,开发和推广管用、会用、愿用、爱用的小程序,打造政务公开、远程医疗、健康养老、智慧出行、社保民生、在线培训等数字化应用,从电子社保卡到跨省异地就医、再到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让一项项便民服务通过手机即可办理。另一方面,用“数据跑”代替“群众跑”,通过服务事项标准化、高频事项掌上办、基层服务就近办、跨域事项一地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更大程度地利企便民,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期盼。

【作者胡海波系广东药科大学副教授;翁开源系广东药科大学教授。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GD21SQGL01)和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编号:2023GZYB6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