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以数字正义保障“公正与效率”
来源:人民法院报 更新时间:2023-09-12

    图①:诉服中心工作人员向当事人介绍网上立案小程序。

    图②:法官线上开庭。 

    图③:终本案件管理团队研究平台运行情况。

    图④:徐州法院集中送达中心。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两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协调发展,聚焦智慧审判,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转型升级,紧盯使用体验,持续提升智能化、一体化、集约化应用水平,智慧法院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智慧服务

    拓宽群众新感受和新体验

    智慧法院建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电子送达……在信息化助力下,一系列便民司法举措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通过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与两级法院一键直连;只需填报企业名称、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即可一键提交诉求;案件进展情况凭手机号码随时随地一键可查。2021年底,徐州中院自主研发上线的“法企互动平台”让企业用户体验到了“极简”的感受。

    “涉诉企业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两个端口填报诉求,徐州中院按照1日受理、7日办结的标准,快速处理并及时反馈、接受评价。”徐州中院营商办负责人吴一冉介绍说,该平台运行以来共接收企业诉求161件,7日办结率和企业满意率均为100%。该平台入选徐州市“改革攻坚年”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

    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更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信息化和智慧化,为“可视化的公正”和创造更高水平数字正义,赋予了更多新动能。

    “这个案子现在什么情况,怎么才能随时掌握进展,现在这些疑问,动动手指都能得到答案。”近日,当事人王某通过手机登录徐州法院诉讼服务网后,案件的名称、案号、立案日期、庭审员等信息均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如今,对已经立案的案件,由徐州法院云融集中送达平台向当事人发送附带收费二维码的缴费通知书,当事人可以自助扫码缴费,随时查看、打印电子票据。电子票据开具后自动导入审判系统、归入电子卷宗。

    云融集中送达中心自2021年3月建成以来,共为49.1万件案件送达211.91万次,有效送达率为96.52%,线上送达成功占比为50.65%。

    智慧办案

    打造执法办案高效新平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徐州两级法院网上立案2.9万件,在线开庭4892场,平均用时40分钟,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1%……

    这一串数据,反映的是徐州智慧法院建设的最新硕果。

    数字时代,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徐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岳彩领表示:“向科技要效率、要动能。如今,徐州法院让山海异地、诉讼同屏已成常态。”

    在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因被告朱某身处外地,为减轻当事人诉累,睢宁县人民法院法官蔡雨辛决定以线上的形式开展庭审。

    庭审中,蔡雨辛向被告朱某言明利害关系,积极参与案件调解。在法官的主持下,朱某承诺在庭审后一周内将欠银行的本金及利息全部清偿,以后将继续按照合同约定分期还款,双方达成协议。

    “现在开庭,我们不需要携带纸质卷宗,起诉状、证据等诉讼材料都可以显示在法庭的触摸屏上,想看哪里点哪里,不再有翻找卷宗而打断庭审思路的情况。”徐州中院速裁庭法官张洁说。

    张洁的感受代表了一线审判的法官们。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庭审语音识别、类案智能推送等司法辅助系统的应用,庭审效率出现质的飞跃。

    电子质证系统的运用为庭审按下了“快进键”。

    质证过程中,当事人通过面前的触摸屏,即可将证据材料直接推送到法官和其他当事人桌面;如对证据内容存疑,庭审各方均可在显示屏上标记,使得问题一目了然。此举节约了庭审时间,同时也提升了司法透明度。

    无纸化办案为审判数字化装上“推进器”。

    2022年以来,徐州中院适用无纸化办案模式办结案件7427件,速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从42天降至31天,审判质效持续提升。该院改造升级法庭功能,确保所有科技法庭均具备在线阅卷、线上开庭等无纸化、全场景应用功能。

    要素式审判为审判质效提升跑出“加速度”。

    因所购住房延期交付,程某将某房产公司诉至法院。与以往不同的是,鉴于该案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且有同批次的示范诉讼判决为参考,立案时,经工作人员释明,当事人填写了审判要素表,确定双方证据及意见,明确争议焦点。开庭时,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法官陈栋不再按照传统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进行划分,而是紧紧围绕要素表中的争议事实进行,仅用时30分钟即完成庭审,并一键生成判决书。

    今年初,2022年度人民法院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评选结果揭晓,徐州中院参与的《全链条要素式审判应用系统》荣获一等奖。

    智慧执行

    提升案款收发为民新速度

    基本解决执行难,智慧法院功不可没。徐州法院年均收案20万件左右,其中,近50%案件是执行案件,而执行案件中,以终本方式结案的占40%。面对庞大的终本案件数量,如何进行有效管理?

    在新沂市人民法院,一款针对执行终本案件的“可视化管理平台”自主研发成功并被投入应用。该平台突破执行终本案件管理“瓶颈”,构建“终本统计”“终本云库”“互融云”“院局长监管”等模块功能,启动终本案件工作模式改革,实现终本案件管理良性运转。

    该平台可以自动抓取原执行案件录入及后期补录入财产查控、处置信息,根据处置进度自动统计有财产未处置终本案件数。财产已处置且案款发放完毕后,平台会自动将案件从该项统计中予以过滤。

    新沂法院执行局法官孙先胜之前通过执行案件系统查询到其承办的终本案件有2000多件,他感觉像一座大山压在身上。“现在经过平台过滤,实际终本案件数量为1500多件,顿时有一种‘瘦身’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孙先胜说,“我现在不再负责终本案件办理,但之前经办的案件能够底数清楚地交接出去,对执行团队、对后来接手的人都是一种负责。”

    在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立案后24小时内完成线上查询与文书制发,48小时内完成网络控制与财产核查,72小时内完成线下查控及繁简分流的“72小时工作法”,因为有了智慧执行的加持,让其实现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某工程公司申请执行某运输公司一案,执行立案时保全财产到期日已不足10天,且申请人未提供保全信息。立案后48小时内,云龙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财产线索核查专员刘书杰通过检索保全案件,发现委托新疆法院保全查封的机械设备即将到期,立即交办委托专员董家兴发起续查封委托。

    董家兴接收交办后24小时内通过人民法院执行事项委托系统,向新疆法院发起协助执行财产续查封申请,并联系新疆法院,请求尽快办理协助事项。

    经过两地法院多位执行干警的紧密配合,终于在财产保全到期的前一天顺利完成续查封,为案件的后续有效执行争取了充分的主动权。

    云龙区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康磊表示,“72小时工作法”推动“最强大脑”与“最强团队”职能效能有机结合,办案流程由“串联”变为“并联”,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坚持数字赋能,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徐州两级法院“智慧执行”建设驶上了“快车道”。

    在睢宁法院,《移动执行标准化系统》荣获江苏智慧法院创新事例二等奖、“2023年度中国信息化数字政务创新成果(案例)奖”;在铜山区法院,《执行智慧分析系统》荣获江苏智慧法院创新事例三等奖、“2023年度中国信息化数字政务创新成果奖”……

    智慧管理

    构建司法管理智能新格局

    “我们紧扣立案、审理、结案、上诉、执行五大环节,打造全链条一体化办案平台,根据院庭长、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权责清单,将67个审判流程节点和37个执行流程节点全部嵌入平台系统,使办案节点与监管重点精准对接。”徐州中院审管办主任李飞说。

    近年来,“智慧管理”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审判执行业务结合日益加深。不仅通过信息化的升级改造,让诉讼服务更便民,同时通过审判大数据的研判分析,让公正司法更显效。全市法院一路走来积极探索,智慧管理亮点纷呈。

    打通式考核,突破部门岗位壁垒。兼顾不同条线、部门审判工作差异,以普通民事二审维持原判案件为标准案件,考虑各类案件案由、处理难度、平均审理天数等因素科学确定权重系数,有效打通考核壁垒。

    职责性分类,实现人员有序管理。根据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岗位职责的不同,对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及司法行政人员进行分类考核,确定独立考核标准内容,确保考核结果与工作职责、工作实绩相对应。

    正反向赋分,提升科学考核水平。设定“两加六减”考评内容,对优秀庭审、文书、案件等获奖的及司法公开工作开展较好的,加算不同权重分值;对被发改案件、长期未结案件、重大信访案件等,扣减不同权重分值;全面体现评价导向,促进司法品质提升。

    分级化调整,赋予内部管理空间。赋予法官、法官助理贡献度调整可能,审判团队可根据具体案件办理实际,调整对应贡献度比;赋予审执部门主要负责人同序列人员业绩调整权限,根据部门综合工作等情况,可在同类人员中调整相应工作量;以“分担式”考核、“关联式”考核实现调整互补,助力院庭长审判管理。

    一项项管理举措的出台,有力助推了审判质效的进一步提升。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徐州两级法院案件平均结案时间为46.5天,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为97.41%,一审服判息诉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生效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率等均排名全省前三位。(赵 帅 胡 冰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