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2006 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成都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6年2月15日在成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葛红林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十五”工作回顾

  新世纪的头五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五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长,经济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五年年均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0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81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5.3%、16.9%、11.8%;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0.1:36.4:53.5调整优化为7.7:42.5:49.8;财政收入明显提高,全口径财政收入366.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8.8%,五年年均增长2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2.9%,五年年均增长27.6%。

  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十五”时期,全市财政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事业发展支出51.6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9倍。全市新建、扩建投资额上千万元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306项,重点发展了生猪、家禽、茶叶、柑桔、蔬菜、食用菌、林竹、猕猴桃、花卉、水产十大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大提高。2005年,农业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29.6%;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增加1469元。

  工业发展取得新跨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和提速增效。“十五”时期,全市完成技改投资76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2.8倍;建设投资额在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95项,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产业化项目12项。实施了东郊工业区工业企业调整搬迁。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757.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7.8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15.5%、15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79.5亿元,比2000年增长238.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4%。五年创中国名牌产品5个、四川省名牌产品150个、国家免检产品37个。

  服务业发展取得新实效。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调整优化。“十五”时期,服务业整体水平及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234.34万人,比2000年增加40.4%;旅游业实现总收入286.8亿元,比2000年增长118.8%;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五年年均增幅分别为13.6%、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9.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4%。

  二、城乡建设成就显著

  五年来,我市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初步形成。

  基础设施明显完善。城乡交通建设步伐加快,通车总里程由13374公里增加到16665公里,新增高速公路235公里,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或沥青路,中心城与周边组团多通道贯通,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动工;旧城改造效果显著,改造低洼棚户区、危旧房652.82万平方米,县城改造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9亿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加4.4倍、3.16倍;新区建设快速推进,南部新区、东部新区建设完成投资63.56亿元。全市五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49.9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47.8%,年均增长25.4%。

  农村条件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电网改造户户通、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话主机普及率由2000年的每百人6.78部提高到13.55部;新增旱地浇灌面积5万亩,新增耕地11.57万亩,新改造中低产田60万亩;解决了28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帮助1.34万户农户实施改厕、改厨、改圈,新建了3.2万口沼气池。2005年,全市财政对“三农”投入41.8亿元,比上年增加25.4亿元。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推进治水、治脏、治尘、植绿,美化了城市环境,沙河整治工程完成一期、进入二期,中心城区中小河道和雨污分流入户整治取得较大成效,关停并转重点排污企业33家,城区污水处理能力由2000年的36%提高到8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大于95%。耕地保护和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切实加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0.5%提高到35%。实施了十大环城郊野公园建设、百条景观廊道绿化改造,城区改建和新增绿地92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1%。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区(市)县分区规划、中心城区和重点镇控制性详规,编制了中心城和近郊农村地区“三个集中”建设规划,统筹制定了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居工程土地配置方案,实施了以撤乡并镇和村组撤并为重点的行政区划调整。2005年,集中扶持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23.9亿元;全面启动新居工程建设,修建农民集中居住用房344万平方米;修建征地农转非人员集中安置房554万平方米,入住11.24万人;城镇聚集和辐射能力增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预计为59.9%,比2000年提高6.2个百分点。

  三、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全面深化了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了以“三个转变”为重点的资源向资本转变,拓展深化了投资体制改革和融资方式创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取得实质性进展。2005年,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4.8%;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份额达到45.7%,比2000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办事环节减少、办事效率提高。市属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农业、规划、水务、国土、交通管理体制基本理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公共财政体制和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保、户籍管理等各项配套改革进展良好,扩   大了政府公共服务对农村的有效覆盖。

  对内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五年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448个,在蓉投资及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00家。2005年,合同外资30.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4.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45.35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合同额1.6亿美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7.4倍、4.5倍、3.1倍和10倍。国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2005年,引进内资项目4229项;到位国内市外资金425.71亿元,比2000年增长4.55倍。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实施了高科技成都行动计划,协调推进了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997项,积极开展了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2005年,全市专利授权量3079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0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2.05倍、3.08倍;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1.5%,比2000年提高4.5个百分点;科技竞争力在全国50个城市中排位由27位升至9位。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五年年均增幅保持在25%以上。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改善。“十五”时期,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8.82%,完成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招生比例达5.6∶4.4。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中小学改扩建项目159个,改造危房45.75万平方米;90%中心校以上的学校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城区改建新建学校38所,保障了7.2万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安排市本级财政资金63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高中阶段帮困助学;发放帮困助学金2470.6万元,确保每一名考上大学的低保家庭子女就读。2005年,普通高校在蓉招生数比2000年增加2.7万余人。

  卫生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基本完成市、县、乡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全面启动乡镇公立卫生院、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有效防控了非典、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重大疫情。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农村药品集中配送网络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所有乡镇,参加人数505.2万人,参合率89.4%;实施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工作,参加人数105.6万人,参加率76.1%。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对2.4万名农村扶助对象实行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人口自然增长率比2000年下降1.4个千分点,人均期望寿命达75.54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都籍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10项,运动成绩居西部省会城市之首,全民健身运动有效普及,体育场地增至5003个。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建设了金沙遗址博物馆、群众艺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国诗歌文化中心等重要文化设施;改建新建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设施;推出了大型音乐剧《金沙》、电视专题片《天府的记忆》等艺术精品;“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落户成都,西部印务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成都报业大厦投入运行,成都广播电视台新台址正式启用,馆藏档案数据库实现扩容,文化娱乐、网吧等场所的整治和出版物市场的管理得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文明城市创建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五、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就业工作成绩突出。政策促进就业的力度继续加大,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十五”时期,新增城镇就业45.3万人,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61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780万人次,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96万人,劳务输出79.9万人;向36.09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提供了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0万个。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十五”时期,全市财政投入社会保障资金10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新增养老保险42.83万人、医疗保险124.58万人、工伤保险49.56万人、生育保险44.89万人、失业保险40.9万人、非城镇户籍人员综合社会保险23.5万人;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26.75万人。2005年,各项社会保险征缴率超过95%,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连续三年百分之百社会化发放。24.6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

  社会救助积极拓展。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安身工程、生产救助、慈善扶助、司法援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医疗救助20.7万人;帮助1.27万户特困家庭改造危房79万平方米;向1.16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专项生活补贴700万元;对3000多名贫困弱势对象提供了法律援助。2004年,将城市低保对象生活标准由每人每月156元提高到210元;2005年,将农村五保对象生活标准由每人每月98元提高到不低于160元。改善了城乡57所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康复中心建成竣工,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85%,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7%。

  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生活。居民收入增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59元,比上年增长9.3%,比2000年增长4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85元,比上年增长10.1%,比2000年增长48.7%。住房条件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0.03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2.2平方米。消费结构优化,城镇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比2000年下降3.8和4.7个百分点。

  六、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

  依法治市深入实施。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十五”时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法规草案14件,废止6件;制定和修改政府规章60件;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758项,占总数的66%。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2134件、政协提案4621件,办复率100%,人大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8%,政协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7%。较好完成了“四五”普法工作。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依法打击各类邪教组织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加强“扫黄”、“打非”"和版权保护工作,惩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刑事案件升幅得到有效控制;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投入运行,政法和公安创一流工作取得较好进展。安全生产、消防管理、食品卫生、防灾减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等公共安全工作力度加大,信访和调解工作改进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台事、外事、参事工作取得新成绩,未成年人和妇女、老龄人口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增强,社会安定有序,群众安居乐业。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发展,双拥共建活动开创新局面,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城乡建设成就显著的五年,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辛勤工作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市人民,向解放军和武警驻蓉部队、政法干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十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使我市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发展水平与特大城市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劲不足;资金、能源等瓶颈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需进一步解决;社会事业发展矛盾较多,城乡居民就业还不够充分,社会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十一五”目标要求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市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十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制定了《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本次人代会审议。

  《纲要》充分体现市委的战略决策。提出“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动力,努力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纲要》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0美元,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提高6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坚持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纲要》充分体现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提出“十一五”时期,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年均向城镇转移农民28万人以上,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农村饮用水水质基本达标。坚持贯彻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的总体要求,不断探索,深化实践;统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境和农村扶贫开发工程,促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取得更好成效,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纲要》充分体现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提出“十一五”时期,推动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努力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市实际利用内资、外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0%、15%、15%以上,到2010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20%。围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围绕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2010年,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例达到60%以上;围绕发展开放型经济,主动承接国内外投资和产业转移,提高利用内外资规模和质量,扩大对外贸易,加强区域合作,增强我市参与区域合作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纲要》充分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十一五”时期,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20%以上,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城市环境质量按照功能区全面达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域标准,声环境质量全部按功能区达标;森林覆盖率达到38%,构建城乡一体的绿化平衡体系。鼓励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强化节约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法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增强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纲要》充分体现加快建设和谐成都。提出“十一五”时期,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逐年递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每年新增10万人。到201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切实做好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调节等工作,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建设和谐成都的各项任务,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2006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开局之年的工作,意义极其重大。按照市委的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5%,城镇化率同口径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上述目标,政府要认真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投资环境,推动投资更多地投向改善城乡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投向支持“三农”发展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投向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重要领域,保持合理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提高经济增长能力。今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增长20%。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强统筹,创造条件,增加居民收入,保障农民增收,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开拓农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培育新的消费领域,促进居民尤其是农民消费结构升级;强化市场监管和物价监控,健全质量监测体系和价格监督网络,打击假冒伪劣,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今年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

  努力强化调控管理。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施管理水平,做好全市城乡一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优化发展布局,保护资源环境;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集中居住区规划工作,尽快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满覆盖。加大推进金融信贷支持、强化税收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支出约束、推进要素市场改革等多项经济调节措施的配套实施;提高统筹调控能力,注重区域经济研究,加强对区(市)县的分类指导和调控管理,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有序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前期准备。

  二、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抓好集约型发展。综合运用规划调控、政策推动、投资带动、资源整合、环境保护等有效手段,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转移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进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法规范开展土地整理和农村拆院并院工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有产业支撑、区位优势的30个重点发展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率先搞好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建好农村新型社区示范点。促进区(市)县合作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抓好农村重点工程。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和沼气池项目建设,改造扩建农村电网,实施信息“宽带进村”工程,推进畜禽养殖、屠宰场、乡镇垃圾集中处置等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施百乡千村兴林富民工程,多渠道促进退耕还林农户、天然林保护工程农户和山丘区林农增收。完成已经规划的场镇改造、农村通信、中心村客运站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整村扶贫开发,切实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

  抓好农村公共服务。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工程,农村学校信息网络实现“校校通”,农民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深化帮困助学工作,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加快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改善农村文化设施。开展乡镇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完成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改革,提高村卫生站服务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药品集中配送网络,构建城市支援农村卫生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切实保障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

  抓好农村配套改革。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完善农业保险服务,拓宽民间资金投向农村和农业的渠道,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机制,探索充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和途径。稳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配套改革,完善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创建新型农民社区管理模式,加快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三、切实抓好产业发展年工作

  推动工业快速增长。坚持把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开工建设80万吨乙烯等项目,加快建设英特尔二期、莫仕连接器、成都一汽等项目,竣工投产中芯国际、友尼森、亚东水泥、巨石二期、攀成钢40万吨镀锌板等项目。推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成电路、软件和生物医药产业,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制造和航天产业,青羊区航空制造产业,新都和崇州家具,武侯鞋业等产业协作配套,促进相关产业集群的加快发展。支持名优产品不断创新和系列化生产,扩大地方产品配套,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鼓励走“专、精、特、新”道路和加快发展规模。

  编制实施工业集中发展区控制性详规,增强配套功能和承载能力,强化新增工业项目向集中发展区聚集的政策导向。加快川苏和川浙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推进成都·泰国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启动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基本完成东郊工业区工业企业调整搬迁。加强能源保障、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融资模式创新,营造工业发展良好环境。

  推动服务业明显增长。发掘提升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度假区、文化园林、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旅游品牌项目;培育扩大绿色观光、休闲娱乐、美食购物等旅游消费项目;策划推介提高国际知名度的旅游产品,规划建设旅游运输、集散、信息服务中心三大系统,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拓展入境旅游。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实施城市宾馆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和乡村酒店旅游服务等级标准管理。办好2006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

  加强国内外知名大型展会申办和举办工作,充分发挥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温江花博会主场馆等大型会展场馆作用,积极培育成都自主品牌展会,扶持重点会展企业做大做强。抓住举办2006中国-欧盟投资合作贸易洽谈会等重要展会的契机,健全会展服务体系,发展会展旅游产业。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尽快形成规模聚集。积极扩大保险、会计、法律、软件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建设营造特色商业街区。稳步推进金融业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探索建立适应不同保障对象分层次、多形式的公共住房制度,加大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力度。

  加快推进物流园区(中心)建设,全面启动航空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协调推进机场货运站、铁路新客运站和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争取开通更多国际货运航线,拓展成都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铁路货运“五定”班列。

  推动现代农业开拓性发展。继续以生猪、家禽、茶叶、柑桔、蔬菜、食用菌、林竹、猕猴桃、花卉、水产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促进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打造名优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方式,引进和培育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和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推动企业实行粮油订单收购,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突破性发展。深入打造大熊猫、金沙、青城山-都江堰等重点文化品牌项目,挖掘提升三国、诗歌等特色文化资源,建成金沙遗址博物馆,扩建大熊猫生态园,启动成都博物馆、天府大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开发川剧、茶艺、蜀锦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沙河休闲娱乐带。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推出传媒娱乐品牌,推进西部印务产业基地建设,构建新闻出版产业链,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文化演艺公司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国家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基地,培育壮大数字娱乐产业。

  以扩大开放带动产业加快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招商引资的综合作用,健全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强化驻外办事机构区域性招商引资职能。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主题招商,拓展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渠道,做好对入驻企业的跟踪服务,促进产业在扩大开放中更快更好地聚集发展。力争全年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0%,到位国内市外资金增长25%以上。有针对性和多渠道地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培育壮大外贸出口主体,外贸出口增长20%。

  四、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继续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着力推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在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政策,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成都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综合运用分配、产权、社会价值激励等多种方式,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创业孵化、技术产权交易和咨询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吸引和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立足成都现有基础和优势,以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为重点,培育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外包、信息安全为支撑,打造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生物制药及生物医药材料、化学合成药等产业,建设现代化医药产业基地,推动中药标准化、国际化,提升中药产业化水平。促进航空航天、光电、新材料、核技术等领域的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新兴产业。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水平。加强专利资助重点项目建设,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和转化。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检查,严厉查处侵害发明权、著作权、商标权、工业版权的违法行为,重视发挥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作用,依法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切实使知识产权工作成为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

  五、努力提高城市管理和建设水平

  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加大城市规划执法监督管理力度,全面清理违章违法建筑,坚决遏止新增违法建设。完善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城市执法管理体制,强化街面市容秩序日常监管,推进点线面数字化网格管控执法模式,实施全时段、全覆盖执法管理。综合整治背街小巷、出入城道路、三环路沿线、铁路沿线、城郊结合部市容环境和街道景观,规范户外广告和招牌。健全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严格规范交通管理,城区重要路口明显排堵,路面交通秩序明显改善。调整规范城乡公共交通运营秩序,方便市民出行。

  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快南部新区、东部新区、地铁一号线、北新干道、二环路和天府广场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机场高速、成灌高速等旅游景观通道建设。推进中心城至外围组团间多条快速通道、重点镇过境公路、扶贫村村道和农民集中居住区道路等城乡路网建设。搞好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沿河沿路绿化等生态项目建设,恢复和保护好原生植被,增加绿地面积。坚持拆迁、改造、保留并重,稳步推进旧区改造,加快文殊院、宽窄巷子、大慈寺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建设,塑造特色街区风貌,彰显城市文化品位。

  加快重点镇建设。完善重点镇控制性详规,实施好特色兴镇、文化亮镇、产业强镇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好供水、供电、供气管网和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和整体面貌,率先把市级重点镇建成全市小城镇建设的样板。充分发挥重点镇在推动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拓展中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制度。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城市地下管网综合普查,加快城区雨污分流、区(市)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建设进度,按期竣工沙河二期整治、中小河道治理、城市排洪出口延伸治理等工程。以整治燃煤污染、建设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等为重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设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鼓励建设使用再生能源的生态小区和节能省地型住宅。

  六、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进一步促进充分就业。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扩大就业,充分挖掘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吸纳就业潜力,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等促进就业政策,优先解决征地拆迁群众就业问题,鼓励新办企业使用本地劳动力,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办好女性就业服务中心,促进妇女就业。开展就业实名制管理工作,建立城乡劳动就业动态管理服务机制。拓展再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06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健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统筹保障能力。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基金征缴,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确保新增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全部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扩大慈善捐赠、群众互助、志愿服务等扶贫帮困活动的实际成效。

  进一步做好社会事业。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义务制阶段学生和城市低保对象子女免收学费、杂费,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子女的就学困难问题;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学生健康发展环境;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整合组建新成都大学,理顺市直属学校管理体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服务能力;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市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两级构架,扩建中医名医馆,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引导规范零售药店合理布点;建设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和公共卫生应急医疗中心,修建遗体捐献者永久纪念标志。重视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扩大科普宣传,规范档案管理,搞好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实施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全民读书活动,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和市民健康水平。

  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煤矿和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严格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日常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开展药品经营场所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全面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措施,确保群众健康安全。

  深入开展平安成都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和切实控制街面犯罪、入室盗窃等多发性犯罪,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依托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安全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提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信访和调解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七、努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高度重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坚持联系人大代表“三项制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约见制度,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批评和议案、提案办理工作。坚持重大决策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制度和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口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事的作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

  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强政府建章立制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依法规范统计工作,加强审计工作,支持监察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严禁行政干预。依法规范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清理整治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行为,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全面启动“五五”普法,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和侨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八、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以行政管理、财政管理、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和交通管理等改革为突破,理顺运行机制,加强有效管理,推进依法行政,推广电子政务。以强化事前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改进对市场主体的服务,用最优的政务服务创造最佳的投资和创业环境。以流程管理责任到位、限时办结承诺到位为职责,提高能办事、快办事、办好事的水平。严格执行市委八项规定,下移工作重心,增强工作实效。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制度,严格公务员管理,培养公务员精神,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政府公务员队伍。

  牢记“两个务必”,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亲民为民、务实苦干、创新奋进、清正廉洁的作风服务于民、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今年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构建和谐成都而不懈奋斗。